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千里步道,環島慢行(10周年紀念版)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16 2016
書名:千里步道,環島慢行(10周年紀念版) : 一生一定要走一段的土地之旅
作者:周聖心等共同執筆 ;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策畫
出版項: 臺北市 新自然主義, 幸福綠光, 2016
ISBN:978957696834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集結民間社會力量,一起探索、試走,歷時五年後,串連出一條山海屯近三千公里無斷點的環台千里步道,它是一條只提供徒步行走與單車騎乘的美麗路徑。而串連步道最深的五位「千里步道」夥伴,將他們心中最縈繞不去的路上風景、土地記憶、生命故事、社區印象等旅行印記,透過耐人尋味的樸實文字寫成一篇篇動人文章,相當推薦在週休假期輕鬆走一趟,就能到感受到台灣各地美麗風光的無限魅力:
●沿著南勢溪畔有一條保留自然野趣的童年上學路
●徜徉於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間的有機浪遊之旅
●急待守護最後一段珍貴原始的阿塱壹海岸線
●以嘉南大圳為橫軸串連山海的台江青春夜行路
●走一趟百年虎尾糖鐵軌跡的追火車之旅
●廣袤達三千公頃蘊含豐富潮間帶生態的芳苑海岸
●以大台北盆地為腹地的台北新郊山運動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就像一首永無休止的樂曲,沿線經過的社區、小徑、自然風光,既是千里步道上的珍珠,更是五線譜上美好的樂符。這一條美麗步道,因為你的啟程,譜寫出更多動人詩篇與行旅故事;而我們的美麗之島,也將因為眾人的夢想澆灌,不再有過度的水泥與工程、毒害山川農田的除草劑、和迫使我們閉上眼睛的夜間強光……。有一天,你我攜手同行,步道已然成蔭,化為綠道,串成一張美麗的網!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徒步旅行, 臺灣,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看見臺灣最美的風景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11 2016
書名: 看見臺灣最美的風景 : 臺灣人情味的在地物語
作者:黃明君著
出版項: 臺北市 : 商周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2016
ISBN:978986477069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許多人生,貌似不起眼,未受世人關注。但若有契機仔細一瞧,實則充滿力量。
他們以富饒人文風土的執著,搭配內斂的性情,在海角山巔掙出一片天空。
來吧,走一遭臺灣各地的美好角落,看看那份矜持又樂觀的生活步調,如何活出生命的價值。
緩步國境,探訪奇聞、美景、好食與聚落,抒懷台灣鄉土產業的深邃意境。
感染這份美好的悸動,體悟他們沉穩堅毅的生活態度,滌清你我喧雜的思緒。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旅遊文學, 臺灣,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典藏版鐵道新旅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23 2016
書名:典藏版鐵道新旅
作者:古庭維等著
出版項:新北市 : 遠足文化, 民102[2013]-
ISBN:978986928893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北迴、屏東及南迴線,這三段風格迥異不同的鐵路,在環島路網中扮演著接駁「後山」交通的重要角色。穿越中央山脈主瘠的北迴線與南迴線,由於工程過於艱鉅,因而成為環島鐵路最慢完成的部份。大山與大海交錯的景觀,也是這兩段路線的共同特色。銜接南迴線的屏東線,雖屬平原路線,距離山與海卻不遙遠,而成就獨特的屏東場景。除了壯麗的自然景色,深入台灣秘境角落的北迴南迴線,串連起先民開墾足跡與原住民聚落;屏東線穿梭於閩南與客家聚落間,兩者的傳統建築與民俗信仰在這條線上互別苗頭,各有故事。親自搭火車穿越中央山脈,絕對能讓旅客洗脫去一身都市喧囂,更能從山的另一邊,以不同角度看見台灣最美、最動人的景致。
◎清水絕景‧壯闊北迴
北迴線由蘇澳新站出發,沿山而行、連接東澳、南澳與武塔等泰雅部落。沿途崇山峻嶺,到壯闊海岸,最後以恬靜田野收尾,宛如三個主題鮮明的交響樂章。
◎田園風情‧悠閒屏東
屏東線穿過高屏兩都市的工商業區、大片的檳榔海、果園乃至魚塭,也連接了屏東以及南州兩座糖廠,帶著濃濃的田園之樂與熱帶風情,足以令人忘情吟頌「甜甜的甘蔗肥肥的田」。
◎海天一色‧忘憂南迴
南迴線自南台灣貫串東西,「開天闢地」深入人煙罕至的山谷,沿途「大山大海」可說環島鐵路車窗風景最壯麗的一段,多良站更被譽為台灣最美的車站。
典藏版鐵道新旅
創新編輯七大特色
1鐵道名家聯手合著,台灣鐵道代表巨作。
2台灣各種鐵道路線最新、最完整介紹。
3結合鐵道旅行與景觀賞遊,增添旅行樂趣。
4各地最具代表性的鐵道絕景照片全收集。
5名家精選特色車站、沿線美食情報。
6鐵道今貌導與歷史紀錄,內容珍貴。
7完整蒐錄各條路線車站名錄。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火車旅行, 臺灣, 遊記, 鐵路車站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台東日日有意思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23 2016
書名:台東日日有意思 : 開始在太平洋畔慢旅行
作者:林佩瑩, 林佩君文字 ; 林佩君攝影
出版項:臺北市 : 墨刻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新北市] : 聯合, 金世盟實業經銷, 2015
ISBN:978986289238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台東有稻田相依偎,與大海比鄰而居,在這裡的各個角落都輕易地擁有一大片天空,乾淨的天際線。生活在這裡,實際體驗慢活和樂活的真諦,輕易就能學會自在,學會生活,學會動手,學會用心,看見屬於台東的輕生活節奏。蔚藍的海岸線只有一條沒有叉路,東河的空氣中瀰漫著活力奔放的青春,異國文化的芬芳,繽紛亮麗的藝術氣息,在眼前構成呼吸加快的假期,成功鎮以討海漁人的生活構築成每日的畫面,到了長濱,無干擾的大海景色適合留下來與自己對話。縱谷內的稻香誘人,池上的土壤混合稻米的芳香必須親自踏進土壤之後才能深刻體會,還有更多美好,請放寬眼與心去體會。關山小鎮一如既往的純樸,青年回歸農村務農開始想為家鄉做更多有意義的事,以自己的力量珍惜著在地文化與歷史,傳承綠芽默默展開。鹿野龍田村是小農聚集的鄉鎮,生活愜意知足,鹿野高台的熱氣球嘉年華則是每年暑假的盛會,也是台東一年中的假期高潮。太麻里以南,排灣文化鮮明,海的味道濃烈,寧靜度高,讓人看見想像力無限的多良部落,在排灣守護神百步蛇守護下,雖在天涯海角,卻歡樂幸福,一點也不寂寞!若真想品嘗孤獨滋味,往南田的方向移動吧,蒼涼公路與無敵遼闊海景絕對反映真實自我的存在。你可以開始在台灣「休日微旅行」,因為不需要充裕的假期,也不用有昂貴的旅費,就能體驗到最日常、最幸福的旅行時光。
《台東日日有意思 開始在太平洋畔慢旅行》將穿梭巷弄尋找在地小店的好味道,深入山林、河間、海灣分享在地人獨享的秘境,到菜市場和阿伯、阿姨們一起摩肩擦踵採買尋寶趣,前往人情味民宿體驗在地的恬靜生活。這本書所有的景點、巷弄小店、民宿都是靠「雙腳走訪」出來的,因此書中的行程,更具正確性、可達性和完整性。
本書不只是用筆、相機記錄旅行,還將運用畫筆、紙膠帶、貼紙、印章、便利貼等以「手帳」方式分享旅行途中所遇、所見、所聞、所體驗的趣味。讀者可以跟著書中的旅行路徑前進,找到好吃的美食、拍到美麗的風景、聽到激勵人心的在地故事、住到風格獨具的民宿,還可以跟著書中的引導,一頁一頁地「創作自己的旅行手帳」,既使過了一段日子,翻開本書的手帳記錄,重新回憶旅途,仍然咀嚼有味、餘韻繚繞。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東縣,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阿里山賞花手冊

發表於:圖書 | by gumercury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五月 24 2016

書名:阿里山賞花手冊
作者:張坤城, 王奉典, 邱子芸撰文
出版項:嘉義市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民104[2015]
ISBN:978986044207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為使遊客能多親近了解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植物之美,並能於不同時節欣賞到遊樂區內優美的花卉,本書挑選遊樂區內常見之開花植物進行介紹。全書編排依植物之開花期先後次序,自一月至十二月份,從開春最先登場的山櫻花到歲末的戟葉蓼,共50種及2種形態相似的物種,將它們的美麗花顏、簡要特徵、原產地及在遊樂區內主要的欣賞位置等資訊依序介紹。讀者尚可透過遊樂區賞花地圖尋找它們的芳蹤,亦可試著從本書書末所附的花形索引圖片中,搭配到訪的開花時令,按圖索驥鑑定出所見到的花朵物種名稱。透過本手冊的使用,期望能帶給您更深度的旅遊體驗及更多樣的探索樂趣。

(簡介來源:TPI臺灣出版資訊網)
文章標籤:賞花, 遊記,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土地的聲音

發表於:圖書 | by gumercury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四月 25 2016

書名:土地的聲音 : 聽見臺灣最美好的人.事.物
作者:李百文作
出版項:臺北市 : 時報文化, 2016
ISBN:9789571365084 (平裝)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毅然辭掉工作的電台女成音師,獨自騎著不熟悉的檔車
載著沉重的收音器材、睡袋及帳篷,一路走過臺灣大小鄉鎮
──沿途蒐集屬於我們「土地的聲音」
//阿里山竹林因風吹過而婆娑起舞的莎莎聲、台西五條港海邊蛤蜊吐海水而譜出的輕快小調、那瑪夏原住民在午後暖陽中剝玉米粒的脆響、臺南大仙寺清晨濃霧中傳來的悠悠鐘響、梨山上紅色鐵牛車換檔的機械聲、夜風中公園醉人的卡拉OK歌聲、學校裡專屬青春的喧鬧聲、富有魔力的美濃大灶燒柴劈啪聲……//
這些是大家也許從未留意過,來自臺灣土地原味的聲音,李百文獨自完成多人工作量的錄音作業,用敏銳的心和無比的熱情,錄下各式各樣的臺灣原音,探索紀錄屬於這座島嶼的特有基因。
她展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計畫,期望能為不便親身親眼認識臺灣的人,開啟另外一種體驗這片土地的可能和想像。腳下這片我們最親近的土地,無時無刻都在唱著大地之歌,而如果能放下忙碌的視覺感官,張開耳朵,只透過聲音靜靜聆聽,我們認識到的臺灣會是什麼樣?
◤用聽的去旅行,讓臺灣在地的聲音說出土地動人的故事,
勇敢踏上不一樣的路,去聽見臺灣的美好!◢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圖書 | by yiyu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04 2016

書名:我在阿帕拉契山徑 : 一趟向山學習思考的旅程
作者:徐銘謙作
出版項:臺北市 :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15
ISBN:978986908779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一個把生命奉獻給步道的人
2003年,一開始因為參加『刷青苔,救步道』活動,心中留下了對人工步道不解的問題。
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她遠赴美國學習手作步道,在行動和學習中打開她的視野。
回到台灣後,加入千里步道協會,將所學所見投入自己的家園山林,以新的人生生命山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並集結心血交出了《地圖上最美的問號》(2008年出版,舊作)一書,分享在美國學習手作步道的歷程。
花費近十年的時間,不間斷地在人類需要的步道與自然回應的訊息中對話之後,她發覺,只是去思考如何做出最自然影響最小的方式是不夠的。
2015年,舊作在絕版多年後,決定再出版,一方面因應台灣各界近年來對於自然環境,已開始有了重返土地的意識的需求,另一方面透過本書帶著讀者們從追尋夢幻步道的旅程中開始,進而一起重頭思考,除了用雙手做出一個對自然、對山林影響最小,供人類行走的步道,我們對於自然的思考層次,是否能有其他的投入,可以透過行動,實際與自然的互動。
夢幻的阿帕拉契山徑步道
位於美國東岸、被稱為夢幻步道的阿帕拉契山徑,全長3500公里, 1937年全線貫通,近八十年來,全靠來自各地的義工維護整建,是地球上由義工所完成的最偉大工程。
2006年的夏天,徐銘謙帶著心中的問號,跟四個月旅程的家當,上路了。四個月的步道工作假期,徐銘謙帶回來的不只是夢幻步道的故事,或是整建步道的技術訣竅。她在學習手作步道的過程中理解「山」是如何思考我們在它身上的所作所為。她試著進入山裡,學習山的語言、學習像山一樣思考,反思所謂「建設」、「發展」以及「人工」,如何與「自然」維持平衡。
本書的再出版,希望引領讀者在作者的學習經驗之外,進一步觸發像山一樣行動,開始從社會運動角度進入山林,行動是一種人類與自然同通的語言,透過實踐的行動去了解自然,以新的典範取代舊的觀念,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旅遊文學,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風土餐桌小旅行

發表於:圖書 | by yiyu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14 2015

書名:風土餐桌小旅行 : 12個小地方的飲食人類學筆記
作者:洪震宇著
出版項:臺北市 : 遠流, 2014
ISBN:978957327483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藉著小地方的生活體驗,感受人情的美好,以及族群的歷史文化與產業的變遷。
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找回島嶼的真滋味。
豐濱,這裡每個阿美族的孩子小時候都有一把漁鎗,可以潛水射魚,為自己準備三餐……
美濃,除了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粄,除了吃野吃粗吃雜,美濃客家人還吃什麼呢?鍾理和家族餐桌的客家「大封」,便層層封鎖住客家族群漂泊遷徙的曲折滋味……
那瑪夏,這裡的卡那卡那富族是僅剩不到五百人的台灣第十六族,他們很重視食物的料理,除了吃野菜、吃肉,更喜愛河鮮,用烤蒸煮、加鹽與薑,呈現食物原味。春天時,他們還會撈起溪中的青苔,煮成蛋花湯……
甲仙,有兩種很古早味的糯米飯,無油無肉無其他調味料,卻有食材原味的清香,可以看出小林平埔族的簡樸風格……
六龜,運用製作荖濃特產「大滿酒」剩下的酒糟,做成酒糟煎蛋,就是讓荖濃平埔阿媽暖心又暖胃的冬日早餐……
蔡珠兒於本書推薦序說:「洪震宇的寫作意圖,正在於扭轉論述,回歸宏觀,把瑣碎支離的飲食書寫,重新聚攏黏合,通筋骨,接地氣,正本清源,恢復原有的脈絡情境。他的第一本書《旅人的食材曆》,以節氣時令為主軸,深入記錄台灣的在地食材,縱向呈現時間和食物的關係。這本《風土餐桌小旅行》跨到另個向度,以空間風土為座標,橫切觀察地理和食物的淵源,然而從橫切面又延伸出直線的歷史,追溯族群遷徙,飲食流變的軌跡,經緯交織,時空參照,建構出豐富立體的系統。」(引自〈食味與人味〉序)
這本書提供了另一種旅行台灣的方式,以各地鄉鎮的風土餐桌為起點,開啟一條透過食物,認識台灣的新角度。
故事,就從餐桌開始……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 遊記,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被隠藏的中國

發表於:圖書 | by yiyu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02 2015

書名:被隠藏的中國 : 從新疆、西藏、雲南到滿洲的奇異旅程
作者:大衛.艾默(David Eimer)著 ; 吳潤璿譯
出版項:新北市 : 八旗文化出版 : 遠足文化發行, 2015
ISBN:9789865842536 (平裝)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從新疆到西藏,從雲南到滿洲,
旅行記者大衛.艾默引領我們「發現」
因政治箝制和文化偏見而被隱藏的「中國」。
旅行者懷著對異域風情的嚮往踏入這個「中國」,這裡不僅是遠離漢人核心區域幾千公里之外的地形極端之處:荒漠與高原不毛之地、熱帶叢林密布或寒帶針葉林覆蓋。令人驚詫的是,在今日中國以「華夏文明」為尊的漢人思維裡,維吾爾人、藏人、西南或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依舊被視為化外之地的、需要被同化的「蠻夷」。因為政治、軍事與資源等現實考量,這些少數民族地區被納入中國,並被龐大的「中國」二字含糊概括,各自的文化、宗教和政治經濟權益被侵蝕、箝制乃至逐漸消失。他們的護照雖然是中國公民,但他們與鄰近邊境國家的民族關聯,在種族、信仰和語言上反而比漢人更密切和深厚。
另外一面是,過去的「天高皇帝遠」變成了今天的「天高中共遠」,雖然北京用盡全力去遙控、操縱或箝制,但這裡依舊是歷史和人類學者拉鐵摩爾和巴菲爾德所說的「危險的邊疆」,堅韌的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種族認同,使得中國的文化與政治大一統依舊只是假象。
.被漢人把持的商業:在「一路一帶」大開發的新疆,維吾爾人為何只能處在經濟產業鏈的最底端和社會最底層?
.恐怖主義的真相:未成年的維吾爾人禁止去清真寺做禮拜、新疆的學校只能教漢語,維吾爾人會失去自己的伊斯蘭之根嗎?
.達賴喇嘛會轉世嗎?在西藏當然不能公開談論達賴,甚至連他的照片都是官方禁物,只要持有,便會被拉去教育洗腦或深陷囹圄。
.藏式夜店:「朗瑪」本是獻給藏傳佛教高僧的傳統歌舞,如今成為漢人視為畏途和神秘的藏族夜店。
.模範少數民族的面具:西南少數民族一向被中國政府視為「模範少數民族」,可是在親切迎賓、曼妙歌舞表演的背後,作者卻探尋到她們面具後的心靈世界。
.鍍金的牢籠:和金三角的關係密切有曖昧,雲南邦康竟是一座由毒梟控制、且孩童拿著武器的城市。
.第三個韓國:這裡是中國民族政策的唯一例外!和北韓毗鄰的延吉,竟擁有自己的韓語頻道、報紙和學校,宛如一個迷你國家。這和金正恩有關係嗎?
.滿洲的消失:滿清的民族記憶已經從東北土地上弱化,漢人大量墾殖東北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中國, 遊記, 邊疆地理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田園交響曲:這些人 這些故事 共譜和諧的大自然樂章

發表於:圖書 | by RainPo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14 2010
田園交響曲:這些人 這些故事 共譜和諧的大自然樂章

田園交響曲:這些人 這些故事 共譜和諧的大自然樂章

書名:田園交響曲:這些人 這些故事 共譜和諧的大自然樂
作者:謝明蓉主編
出版社:南投市: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986-02-0912-9
館藏連結

簡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已經連續兩年舉辦名人參訪農村的活動,去年集結名人參訪創作的「復得返自然」一書引起熱烈的迴響,更獲得第一屆國家出版獎「評審特別獎」的肯定,今年再度邀請不同名人前往農村,這些名人親身經歷田園悠閒生活之後,對於農村之美、 與居民對家園的付出都有深刻的印象。本書透過參訪名人的觀察,挖掘了許多讓人動容的人與事,這些為鄉土付出的故事感動了我們,並且也激勵我們為農村盡一份心力。希望透過這一本書,也可以讓更多人知道並分享這些故事。 繼續閱讀 »

文章標籤:臺灣, 農村,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 前一頁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245)
  • 影片  (482)
  • 未分類  (6)
  • 西文圖書  (643)
  • 音樂  (314)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115)
  • 馬蘭姑娘 (1,613)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444)
  • 聽說西藏 (1,277)
  • 發現南島 (一)(二) (1,265)

近期文章

  • 山之生
  • 新神
  • 怪物之鄉
  • 古茶布安的獵物
  • 不完美的正義
  • 梅岡城故事
  • 悠悠嵐山
  • 憶森坂
  • 山海先民
  • 泰雅生活足跡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劇情片 卑南族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期刊 排灣族 文化 文學 -- 期刊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