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04 2019
書名: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 : 荒田變農金,凋零小村翻身黃金部落的台東紅藜創生記
作者:賴, 韋廷.,黃, 宥蓁.
出版項:臺北市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ISBN:9789867778291
索書號:431.4 575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在台東,部落裡流傳著一句話:
回家,就像和土地結婚,紅藜就是捧花。
一群實踐地方創生,翻轉南迴偏鄉的人們,
三年內讓台東紅藜從零發展到20億元年產值。
回家,不再只是一種理念,而是真正養活一方水土的力量!
本書記錄一群對農業充滿抱負、想像與實踐能力的人們和土地結婚的故事。
從一群煮石頭湯的雞婆公務員、曾以打零工維生變成年收400萬元的熱血青年、中年轉業開啟紅寶石人生的阿姊,到原本是醫學院高材生,被迫返鄉改種有機紅藜的青農……9位關鍵人物,如何讓台東紅藜從田間配角躍升紅牌作物,在短短三年內,創造20億元年產值?
27個新農思維,擺脫在地農業弱勢形象,具體實踐地方創生的本土成功案例。
打破「包裝設計、走文青風,等於做農創」的刻板印象,青農返鄉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當消費市場不買單,產銷無法產業化,單憑弱勢小農形象,根本無法以「感動」促動購買意願。想回家創出一條生路,需要「做生意,而非做公益」的農業新思維。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東縣, 藜目, 農業經營, 農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青農的網路時代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05 2016
書名: 青農的網路時代 : 打造農業新貴 台東農村e起來
作者:林巧悅等撰文 ; 陳美娟主編
出版項: 臺東市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 2015
ISBN:978986047110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e世代降臨,消費者早已改變購物的模式,電子商務儼然成為各行各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傳統農業的大盤運銷模式,也醞釀起依波新變化,透過電子商務結合完整的物流網絡,空間已經不是距離,且看農業如何電子商務開創新天地,台東青農如何開創新商機,打造屬於自己的消費市場新勢力。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農業經營, 電子商務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藏種於民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22 2016
書名:藏種於民 : 全球保種時代來臨!一顆種子,對抗極端氣候,基改風險,打造我們的永續餐桌!
作者:郭華仁等作 ; 果力文化主編
出版項: 臺北市 : 果力文化出版 : 大雁文化發行, 2016[民105]
ISBN:978986914159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直擊全球、台灣保種現場
守護你我碗中未來
見證種子生生不息的力量!
農民「留種」自用,是世代以來維持豐富的地方品種、飲食多樣化的關鍵——地方品種具有獨特風味,延續傳統飲食文化;地方品種可以選育出最適應當地風土的強健種子,減少對農藥化肥的依賴;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農民留種將培育出「可對抗氣候變遷」的新地方品種。
台灣與國際近年皆出現新一波的保種運動,鼓勵「農民留種」、「藏種於民」,並致力於餐桌上復興美味的傳統蔬菜!本書深入國際在地現場,呈現新一波種子的力量:
●日本:復興「京野菜」、重現傳統美味,種子交換、種子市集蔚為風潮
●韓國:女農找回老奶奶的種子,發起「ㄧ萬元的幸福」種回原生種
●泰國:「米之神」和農民一起育種、選種,創造稻米奇蹟
●印度:村落實踐「就地保種」和森林菜園,城市推廣全民採種教育
●澳洲:Seed Savers打造一百多家「社區種子銀行」
●法義:「地理標示保護制度」發揚各地域代代傳承之特色地產
●美國:公立圖書館「出借種子」,讀者查詢種子目錄借出,有借有還
●歐洲:諾亞方舟「生物多樣性花園」鼓勵種子交換、烹飪,保護農業多樣性
●英國:種子庫供應800種開放授粉的品種,每年出版種子目錄
●挪威:「斯瓦巴全球種子庫」打造農業諾亞方舟、存放人類未來
●台灣:民間種子研究室、農夫市集推動「藏種於農」種回失落數十載的品種
上述現象,充分展現「全民保種」在世界各地蔚為趨勢:人們攜手守護農糧安全與永續未來,扭轉鼓吹高產與商業品種所導致的生態危機,並對抗跨國種子公司對種子自由交換的掌控。
★台灣有種!找回古傳種子、培育強健地方品種
一顆種子落地生根,記憶住地方日風土水,吸納地方能量,鎖住地方好滋味。每一顆種子,都有它獨特的身世。所謂“Forgotten Foods”,意指「被遺忘的食物」或「失傳古早品種」,意指逐漸流失的在地傳統作物及飲食文化。以台灣為例:
●富含營養的小米、紅藜、莧科⋯等古早品種大量流失;
●以天然植物製作的地方性飲品、傳統食療逐漸式微;
●野生可食植物、生態智慧被淡忘,身體和土地產生斷裂⋯
台灣過去擁有許多豐富「在地品種」、「傳統蔬菜」,展現獨特的飲食文化,更具有遺傳資源上的重要意義。近年,民間攜手推廣「藏種於民」,支持農民培育適地適種的在地品種、找回古早品種,更以「共工」和「分享」方式,邀請消費者一起守護種子,打造永續、健康的餐桌——保種,不只關乎生產方式,更展現人們合作、互信、尊重自然的生活態度!
種子的保育,為我們的下一世代保留了生物多樣化的基因,也延續地方特色、生態智慧和飲食文化,這正是我們最為珍貴的文化根源和味蕾記憶。本書直擊國際現場,更深入台灣山野田間,挖掘民間保種達人的努力,從稻米、紅糯米、黑米、小米與部落原生作物、小麥豆類、五穀雜糧、季節蔬菜到水果,見證種子的力量,守護我們的餐桌!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永續農業, 種子, 農業經營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20)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04)
  • 馬蘭姑娘 (2,737)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2)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85)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34)

近期文章

  • 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文化學習教材
  •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 原始富足
  • 東部生態農業
  • 馬來西亞的比達友族人宗教、社群生活及變遷
  •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
  • 「小的」 與大人
  •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