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日治時期北部抗日史料選編. 3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29 2020
書名:日治時期北部抗日史料選編. 3
作者:王學新編著
出版項:南投市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105[2016]
ISBN:9789860508574
索書號:733.2808 1070 v.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北部抗日史料進行基礎研究所撰述26篇研究子題成果,除引用總督府檔案外,又旁徵"臺灣總督府府報","臺灣日日新報",日文舊籍以及當代學者之研究論文等,頗具參考之價值.本書中探討日治初期抗日運動如火如荼地興起時,日人對於"土匪"的定義,策略以及形成的原因,並涉及蔴竹頭窩客家地區的抗日,以及後期灣潭的討伐.從檔案中可以發現,至明治32(1899)年抗日熱情已逐漸冷淡,民心趨於順從而不再激烈抗爭.民兵領袖亦於歸順後,率部下入山致力於開墾,製腦等產業,或從事道路修築事業.原本應可相安無事,但由於歸順後的民兵領袖,劃界自立,宛如封國一般,為官民忌恨.一有風吹草動,便成為討伐的目標.林李成渡臺後,盧錦春首先遭難,接著林火旺,鄭文流,徐祿等先後殞落,似乎唯有陳秋菊得以倖免身退。
(簡介來源:台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史料, 日據時期,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日治時期北部抗日史料選編. 2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5 2020
書名:日治時期北部抗日史料選編. 2
作者:王, 學新
出版項:南投市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6
ISBN:9789860485448
索書號:733.2808 1070 v.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北部抗日史料進行基礎研究所撰述28篇研究子題成果,除引用總督府檔案外,又旁徵"臺灣總督府府報","臺灣日日新報",日文舊籍以及當代學者之研究論文等,頗具參考之價值.從本書中,可瞭解日治初期抗日陣營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不得不屈居山林,委身草莽.絕大多數民軍受不了殖民政府的威逼利誘而歸順,但其中亦有始終如一,不變初衷之人,如林李成毅然拋棄在廈門的安逸生活,偷渡回臺號召同志,準備與日方做最後一搏.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實屬不易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史料, 日據時期,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殖民地臺灣之青年團與地域變貌(1910-1945)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5 2020
書名:殖民地臺灣之青年團與地域變貌(1910-1945)
作者:宮崎, 聖子.,郭, 婷玉, 1986-
出版項: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ISBN:9789863503347
索書號:733.28 3021-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青年團的教化到志願兵的構築,
探究殖民地臺灣的青年群像與地域變遷。
臺灣的青年團是對被統治者之教化政策的一環,以「社會教育」之形式進行,並與公學校同為灌輸臺人日本價值觀的場域,在戰爭末期時轉型遣送特別志願兵之基礎,最後則成為選拔青年送往為實施徵兵制而設立之訓練所,或是管理進入青年學校前之年輕人等,是具有社會教化與軍事動員目的之組織。
本書藉由戰前臺北州的事例,從文獻資料、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為基礎,闡明青年團做為殖民地政策的產生、展開以及告終,觀察臺灣人地方領導階層所扮演之角色,同時探討個人行動、團體制度及地域狀態在1910年代到1945年之間,在青年團政策實施的影響下產生何種質變。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日據時期, 殖民政策, 社會教育,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噍吧哖.一九一五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10 2020
書名:噍吧哖.一九一五
作者:蕭, 景文, 1969- ,邱, 若龍.
出版項:臺南市 : 臺南市文化局,2015
ISBN:9789860453423
索書號:733.2837 446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一九一五年,臺灣發生日本統治以來最大規模的武裝反抗事件:噍吧哖事件,這場撼動日本治台政府的承平時期革命,蘊含了台灣人不屈的反抗精神;而這段歷史也告訴當政者,假使一意孤行,臺灣人民終將起而反抗.一九一五年夏天,噍吧哖地方爆發了日本統治台灣以來規模最大的武裝抗日事件,有數百人在事件當中戰死,數千人遇難,因牽涉這次事件而遭到逮捕,判刑的人,遍布臺北,臺中,南投,嘉義,臺南,阿緱各廳,總共有九百零三人被判處死刑,真正遭到處刑者一百三十二人,七百七十一人改判無期徒刑,四百六十五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人們將這次事件稱為噍吧哖事件,也稱西來庵事件或余清芳事件.這個發生在一百年前的事件,之前基於不同的立場,有多種不同的解讀;由於新史料的發現與研究,讓我們看到更多的真相.本書即以這些新史料為基礎,以如電影般的圖文方式,帶領大家回到當時的時空,重新認識這場承平時期的革命事件。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日據時期, 焦吧哖事件,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10 2020
書名:臺北歷史.空間.建築 : 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
作者:坂野, 德隆.,廖, 怡錚.
出版項:新北市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ISBN:9789578630826
索書號:733.28 4162 2019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乘著歷史的時光機遨遊日本時代,
從135張諷刺漫畫看奇妙的臺灣社會。
◎你可能不知道臺灣人現在使用的語言「臺語」,其實原本沒有這樣的稱呼。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臺語」是日本人在日治時期創造出來的說法。本書中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風靡於大正時代的諷刺漫畫,從日本來的無名畫家國島水馬,首次引進報紙的諷刺漫畫到臺灣。在大正民主風潮的全盛時期,激盪的臺灣充滿著矛盾與衝突的素材。國島近二十年的漫畫創作,反映了臺灣社會的真實樣貌。
◎漫畫家在「大碗」(臺灣)上描繪出矛盾與衝突:臺灣人民族意識的升高、與統治當局的衝突、關東大地震引起的騷動、原住民的武裝反抗……。
漫畫這個流行文化的產物,是現代普羅大眾的生活享受甚至精神寄託。漫畫從繪畫演變而來,卻有著不同於繪畫的特性,以單純、輕鬆的筆調描繪出滑稽、誇張、幽默、諷刺、荒謬的圖畫,經常伴隨的故事性的台詞,呈現在世人眼前,而諷刺與幽默是其最大的特性。
日本近代漫畫與西方世界有著相當大的連結,1920年代因為自由民權運動的發展,大正時期政府控制力較為薄弱,再加上庶民的娛樂生活受到重視,因此大正時代成為文化百花齊放的時期。時值日本統治下的臺灣,也感受到這股時代的巨流,臺灣人要求改善差別待遇,並且在時代潮流的推波助瀾下,高呼設置議會和實現地方自治制度的運動。
大正民主風潮對臺灣的社會、政治情勢、風俗等層面帶來十分劇烈的變化,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報紙的諷刺漫畫在臺灣這塊殖民地正式登場,並形成一股風潮。颳起這陣旋風的人是一位名叫國島水馬(本名國島守)的日本畫家,他因緣際會下來到殖民地臺灣,在臺北唯一的日刊報紙《臺灣日日新報》擔任「漫畫記者」。
國島氏以「水馬生」、「水馬」的筆名,繪製或書寫風景畫、人物肖像畫、附有諷刺畫的遊記和文章。其後約二十年間,他是臺灣最大報社《臺灣日日新報》唯一的報紙諷刺漫畫家,針對政治、經濟、風俗、社會百態與國內外各大事件等主題,以詼諧、揶揄的筆法繪製出色的諷刺漫畫,並連載於報紙上。
本書作者坂野德隆以國島水馬的漫畫帶領我們瀏覽大正時代下臺灣的面貌:當時的臺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人對關東大地震的震撼與共鳴;全島面對皇太子來訪的緊張與期待;霧社事件帶來的衝擊與傳染病的橫行,張牙舞爪的臺灣映射眼前;多元的宗教習俗與季節風俗讓人應接不暇;廣播、報紙媒體與交通發達為社會帶來各種希望與夢想。……國島氏對市民生活觀察入微,他的作品成為這本書解讀日治時期臺灣的寶貴史料。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日據時期, 生活史, 臺灣史, 諷刺畫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有溫度的台灣史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7 2020
書名:有溫度的台灣史
作者:楊, 渡, 1958-
出版項:台北市 : 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8
ISBN:9789869631709
索書號:733.21 4630-1 v.1-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思想起啊,唐山過台灣/想暗殺袁世凱的台灣學生/在東京上空撒傳單的台灣人/水牛般的男子漢/鐵軌上的養女/一曲〈雨夜花〉,台灣真心聲/賣菸婦人引起的暴動/牛肉麵和美援/〈綠島小夜曲〉的故事/寫一首看不懂的詩/孤女的願望/明星咖啡屋/唱自己的歌─台灣民歌運動/世間最爽看禁書/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瘋狂大家樂,悲哀無住屋/想家的老兵………逐漸匯集的斷片,在亞細亞的風中,建構台灣歷史的溫情與記憶
歷史哪,世間哪
無非就是這樣
活過,愛過,一宿一夢
無痕,無傷,各自飄蕩
只留下這古都的晚風
拂過酒後的深情茫茫
瓦色銀灰,詩鬼跳舞
風中夏蟲,一夕吟唱
──楊渡〈古都之歌〉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台灣歷史故事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7 2020
書名:台灣歷史故事
作者:王, 淑芬.
出版項:新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ISBN:9789570853476
索書號:733.2 1034 2019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你知道我們腳踏的這塊土塊長得像粒大番薯,你可能不知道第一位踩在這大番薯的人是誰吧!從史前時代到西元1983年間,海盜頭子顏思齊率眾來到這兒,荷蘭、西班牙人為了「胡椒和靈魂」,占領了他們口中的美麗之島,而鄭成功也為了反清復明,以建設台灣為根據地。《台灣歷史故事》第一冊,帶領你飛越時空,一起認識台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時期以及荷蘭人、西班牙人、鄭成功分別統治台灣的點點滴滴。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歷史故事, 臺灣原住民,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一本就懂台灣史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5 2020
書名:一本就懂台灣史
作者:王, 御風,三娃,余, 正隆
出版項:臺中市 : 好讀,2013
ISBN:9789861782621
索書號:733.21 1027-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一本就懂台灣史》深入淺出的主題式內容,讓您猶如登上時光列車,以全新角度巡視那些被遺落的台灣史!原來台灣史也可以這樣生動易懂。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台灣環境史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5 2020
書名:台灣環境史
作者:劉, 翠溶.
出版項: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2019
ISBN:9789863503538
索書號:445.99 721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是劉翠溶院士多年來研究台灣環境問題的成果。內容豐富多元:從漢人到台灣拓墾及聚落的形成說明台灣的環境變遷;從自來水的建設討論台灣的淨水供應問題;從近百年來台灣產業發展脈絡探討水污染的防治與管理;以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為契機,探討台灣中部山坡地的開發利用及其透露的警訊;比較1935年新竹台中烈震和九二一大地震之災情、救災和災後重建;以中華肝吸蟲在台灣感染情況為例,探索環境與疾病的關係;剖析近年來台灣氣候災害對原住民的衝擊及其災後的調適等等。對於197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觀念在台灣的推廣、環境法規的訂定與執行,以及全球永續發展理念,作者也有深入的析論。本書為台灣環境研究提供了兼具高度、廣度與深度的視野。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環境保護, 臺灣史, 臺灣研究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福爾摩沙拾遺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5 2020
書名:福爾摩沙拾遺 : 歐美的台灣初體驗1622-1895
作者:Aalsvoort, Lambert van der, 1955- ,歐斯弗特 (Aalsvoort, Lambert van der, 1955- ) ,林, 金源.,劉, 怡彣.
出版項:臺北市 : 經典雜誌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19
ISBN:9789869716994
索書號:733.2 774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披瀝出台灣與世界各角落相關涉的歷史鉤沉,藉由一系列源自十七至十九世紀間西方世界,而與台灣的文化、宗教、政經發展有過影響的人物書寫,透由不同角度的側記勾勒,提供非比以往的歷史觀點,讓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承載與積澱更加豐厚。
十三年前,經典與Lambert合作出版《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我們嘗試將十六到十九世紀來過台灣的探險者、軍人與傳教士等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荷文等,在其國家書寫與出版的關於台灣的見聞片段,或是從書商或是舊貨市場艱辛的找出,結輯出版,填補了台灣近代史的諸多空白。而再次與Lambert合作的《福爾摩沙拾遺》,則是由Lambert陸續分訪自十八世紀以降,對台灣的發展與經營有著影響的西方人士其後代與家鄉。藉由在地化的研究,呈現這些西方歷史人物的文化背景。經由採訪專家、蒐集歷史照片、結合史料、古地圖及相關藝術品,乃至他們的後代遺緒,來回應他們在台灣歷史曾經扮演的角色,並從中發掘鮮為人知的幽微史事。
生為台灣人,應知台灣事。對於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知祖先之所從來,知祖先及土地曾經過往,除了透過大歷史的書寫,經由不同角度、人物的側記勾勒,或也能提供不同以往的歷史觀點,讓這塊土地的歷史承載與積澱更加豐厚,這是《經典》關懷台灣、推出《福爾摩沙拾遺》的初衷。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 前一頁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12)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02)
  • 馬蘭姑娘 (2,718)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2)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85)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32)

近期文章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 華語語系十講
  • 山長水遠卑南覓
  • 活出語言來
  • 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 現代西藏史, 1955-1957
  • 阿美族娜荳蘭部落歷史研究
  • 賽德克族廬山部落史
  • 白色的賦格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