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23 2021
書名: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 一段清末開山撫番的歷史追尋
作者:許毓良
出版項:新北市 : 遠足文化,2019
ISBN:9789865080495
索書號:733.229 088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臺灣原住民的歷史是臺灣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當今研究偏重二十世紀之後的發展,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受限於史料,現已公開的史料絕大部分是日治時期的調查資料,而清代官方對於臺灣原住民的認識,特別是高山原住民的認識,到底有多少?
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地圖──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解答了作者對於這個問題的困惑。該圖是清廷統治臺灣二百餘年時(1684-1895)所繪製的第一張全島高山原住民聚落與道路分佈圖。繼2013年作者以該圖研究今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並發表成果之後,本書的焦點轉移到新北市新店、烏來、三峽區,內容有兩個重點:其一,考證並尋找烏來「內外馬來大八社」、三峽「大埧(豹)七社」與其他四社,以及五條清軍修築的越嶺道路。其二,針對前述田野調查所記錄的手記。
上述議題源自清末(1875-1895)重要的治臺政策──開山撫番。這原是臺灣原住民史上重要的篇章,之前學界的研究成果累積有限,因此本書從最基本建構歷史舞臺開始,深入討論清末北臺灣泰雅族的歷史。"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清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清代臺灣方志的知識學研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14 2020
書名:清代臺灣方志的知識學研究
作者:洪健榮著
出版項:台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0
ISBN:9789577637642
索書號:733.1 3429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據周憲文主編的《臺灣文獻叢刊》中,認為方志是:「一定地方的百科全書」。
方志的內容包羅萬象,從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宗教、禮俗、藝文到天文、動物、植物、地形、地質、疆域沿革等。既可作為歷史建構的引證資料,亦可被定位為史學著述,是史學史及理論的重要研究參考資料。
本書從知識學和方志學理的角度切入,依序透過方志輿圖、學校門類、祀典門類、風俗門類以及西學元素等專題,來考察清代臺灣修志官紳如何透過地方志的書寫方式,形塑臺灣地理環境與人文發展的知識內涵。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方志學, 清代,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尋找湯姆生 :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13 2020
書名:尋找湯姆生 :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作者:游永福著
出版項:新北市 : 遠足文化,2019
ISBN:9789865080433
索書號:733.409 383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臺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到亞洲,有官員、牧師、軍人、商人、探險家……。在這股熱潮中,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開始了亞洲漫遊。
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年4月,他又進行第二次亞洲旅行,從香港出發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造訪廣州、福州、廈門、汕頭、潮州、臺灣等地,拍攝了大量照片。
1871年4月1日,湯姆生跟隨馬雅各醫生從廈門搭輪船到臺灣,隔天兩人在打狗(高雄)上岸,然後到臺灣府城(臺南)、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他從不同的角度為臺灣寫歷史,臺灣的面貌因此變得清晰了。湯姆生記錄了平埔原住民的生活細節,留下一張張涵蓋地景、風景、維生、產業、植物、動物、房屋、服飾與人物等樣貌的照片。
在湯姆生踏上臺灣這座島嶼130年後,本書作者發現了他心目中的「徐霞客」。湯姆生不僅為臺灣寫遊記,還留下珍貴的照片。自2001年起,他開始統整家鄉甲仙的史料,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踏查,仔細整理湯姆生現存59張南臺灣的照片,並根據當時湯姆生的行程,從打狗到木柵,依序編寫和現地比對。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他希望藉由《尋找湯姆生》的書寫,建構出臺灣第一條「線性文化遺產」的路徑。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照片集, 臺灣,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跨域青年學者台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 第四輯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03 2020
書名:跨域青年學者台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 第四輯
作者:李福鐘[及其他4位]主編
出版項:台北市 :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2020
ISBN:9789869860239
索書號:730.07 4037 4th (202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摘錄自李福鐘<編者序>
由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日本立命館大學文學院所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台灣與東亞近代史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會」,已於2019年3月23日及24日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共有來自台灣、日本、中國及德國共二十位年輕學者或博士研究生發表論文。二十位論文發表人的作品,主題涵蓋台灣近代政治史、原住民族史、社會經濟史、文化教育史、文學史、日本近代史、以及中國近代史等,林林總總,蔚為盛況。由此可見,經過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十餘年之努力,不論台灣、日本、中國或歐美學術領域之新生代台灣史研究者,率皆以參加每年春天在台北舉辦的「青年學者國際研討會」為個人之學術重要經驗。
"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文集, 臺灣史, 近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我們與台灣的距離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03 2020
書名:我們與台灣的距離 : 寫給美麗之島的七封情書
作者:新井一二三著 ; 張秋明譯
出版項:臺北市 : 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20
ISBN:9789861795867
索書號:733.21 025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 你以為知道,但原來你並不知道;
你以為了解,但其實你有很多誤解;
你以為忘了,但只要想起來,你發現自己竟然如此深愛……
一九八四年夏天新井一二三第一次來台北,這裡不是繁華的東京,不是熱鬧的香港,不是莊嚴的北京,那麼「台北」是怎麼來的?當羅大佑唱〈台北不是我的家〉,當林強唱〈向前走〉,台北之外,還有什麼?這個答案,三十五年後,她說——這裡,是台灣人的台灣。
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一樣,有複雜難以說清楚的歷史定位,有不同族群、多種語言,卻共存在一起的社會環境,有日新月異的宗教信仰,地名與人名既中國又日本,糾結的殖民情懷,得天獨厚綿延不絕的自然美景,風味傾城的美食……
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一樣,新井一二三和台灣人做朋友,她說每個人的背後都像一部長篇小說,活出生猛顛覆的故事。她希望日本人可以傾聽我們的故事,她寫七個章節等於寫七封情書,從北到南的活潑城鄉,從巷弄廢墟的日式建築,從西海岸到東海岸的驚喜悸動……每一封都讓人流下眼淚。
不管「台灣」作為一個名詞或是動詞,我們對每天在這個海島上演化的生命力,彷彿熟悉卻又陌生……
這是新井一二三的情感之書,也是我們的理解之書。她的文字與觀察足以作為我們丈量內心與台灣的距離,有時可能我們太靠近,以至於忽略了真正要珍惜的部分。
這是新井一二三的傾聽之書,也是我們的面對之書。每翻一次新頁,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自信,閱讀她三十五年後交出的作業,再一次重新擁抱台灣?"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史, 通俗史話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臺灣古道與交通研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21 2020
書名:臺灣古道與交通研究 : 從古蹟發現歷史. 卷之二
作者:卓克華著
出版項:臺北市 : 蘭臺,民104[2015]
ISBN:9789865633059
索書號:733.22 2144 v.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將歷年來有關「古道」的研究案論文收輯在一起,如淡蘭古道、八通關古道、南部古道、新竹朝山官道;及廣義的「交通」史,如海關、郵局、火軍站、燈塔、柵門、自來水廠等等論文也收輯一起。附錄〈蘇花公路安魂碑記〉,原是為當年罹難者所寫的一篇追悼安奠的碑文,由於與蘇花公路有關也收入本書作為附錄,聊為紀念。
本書收入十篇論文,談論主題渉及古道、海關、燈塔、郵局、鐵路驛站等等,年代大致是十九到二十世紀的歷史變遷,全書勾勒的是清朝統治下的臺灣走向現代化的歷程。本書是將歷年來有關「古道」的研究案論文收輯在一起,如淡蘭古道、八通關古道、南部古道、新竹朝山官道;及廣義的「交通」史,如海關、郵局、火軍站、燈塔、柵門、自來水廠等等論文也收輯一起。附錄〈蘇花公路安魂碑記〉,原是為當年罹難者所寫的一篇追悼安奠的碑文,由於與蘇花公路有關也收入本書作為附錄,聊為紀念。
本書收入十篇論文,談論主題渉及古道、海關、燈塔、郵局、鐵路驛站等等,年代大致是十九到二十世紀的歷史變遷,全書勾勒的是清朝統治下的臺灣走向現代化的歷程。"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交通史,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中學生一定要知道的台灣史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21 2020
書名:中學生一定要知道的台灣史
作者:鴻漸i悅讀編輯團隊編著
出版項:新北市 : 鴻漸文化,2019
ISBN:9789869778763
索書號:733.21 507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手繪插圖 × 生動故事 × 創新史識 × 核心素養
你可知道早在幾世紀以前,台灣就已揚名國際,
這些台灣No.1是如何創造歷史、帶領我們站上世界舞台?
當閱讀完這些台灣史後,你將發現:
歷史不等於背誦,更重要的是──思考!
中學生必讀的台灣史,帶您穿越古今,翻轉思維,開創新視界!
★揭露課文隱藏的小祕密
課本上出現過的名詞,背後藏著何種故事,本書邀您一窺究竟。
★豐富多元的主題
內容網羅台灣史當中,政治、社會、經濟、文學、藝術等領域的Top Star。
★圖像記憶更清晰
精采絕倫的故事情節搭配Q版漫畫,生動呈現歷史的發展樣貌。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匯集與主題相關的名言文獻、大事Timeline,以及重要事蹟,構築台灣史的燦爛篇頁。
本書對中學生提升所學知識涵養、加強文化理解、鍛鍊思維識見多有助益,
對教師組織教學具重要參考價值,為課外讀物首選佳作。手繪插圖 × 生動故事 × 創新史識 × 核心素養
你可知道早在幾世紀以前,台灣就已揚名國際,
這些台灣No.1是如何創造歷史、帶領我們站上世界舞台?
當閱讀完這些台灣史後,你將發現:
歷史不等於背誦,更重要的是──思考!
中學生必讀的台灣史,帶您穿越古今,翻轉思維,開創新視界!
★揭露課文隱藏的小祕密
課本上出現過的名詞,背後藏著何種故事,本書邀您一窺究竟。
★豐富多元的主題
內容網羅台灣史當中,政治、社會、經濟、文學、藝術等領域的Top Star。
★圖像記憶更清晰
精采絕倫的故事情節搭配Q版漫畫,生動呈現歷史的發展樣貌。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匯集與主題相關的名言文獻、大事Timeline,以及重要事蹟,構築台灣史的燦爛篇頁。
本書對中學生提升所學知識涵養、加強文化理解、鍛鍊思維識見多有助益,
對教師組織教學具重要參考價值,為課外讀物首選佳作。"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史, 通俗作品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臺灣研究新跨越.歷史研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21 2020
書名:臺灣研究新跨越.歷史研究
作者:李祖基主編
出版項:台北市 : 崧樺文化,2019
ISBN:9789576817533
索書號:733.21 403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1895年清政府被迫割讓臺灣,進一步激發了中國人變法圖強的堅定意志。115年以來,兩岸中國人為此不懈努力,經歷了無數的挫折,也走了許多彎路。回顧過去的歷史,我們可以總結出許多經驗和教訓,其中知識的偏頗和缺乏系統性的思維可能是值得檢討的眾多問題之一。
作為政治精英個體,兩岸的許多前輩先賢,他們各自都有對國家和民族問題極其深刻的洞察和體會,他們提出的主張也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如何吸納其他人的觀點,如何採納其他政黨的合理主張方面,我們太需要夠調和鼎鼐、博采眾長的精英。
學會欣賞對方的優點,真正做到有容乃大,其實並非易事,除了要有高尚的道德精神外,更需要有全面的知識和能力。這一點對於從事臺灣研究的專家學者來說同樣是適用的,當我們的國家擁有一大批知識淵博且胸懷寬廣的兩岸關係研究精英群體時,我們就有可能實現115年來的夢想。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史, 臺灣研究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迫力.破力 : 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展覽專刊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4 2020
書名:迫力.破力 : 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展覽專刊
作者:曾婉琳[及其他3人]著
出版項:臺南市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9
ISBN:9789865320027
索書號:541.45 364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當今身為臺灣公民的我們,享有言論自由,可以民選總統,能夠意識到核能、空污等環境問題,追求工時、工資等工作權益,探討性別、居住、教育等相關議題,理所當然地關心臺灣的土地、鄉親,同時懂得自組組織,爭取自身權益。然而,這些我們眼中稀鬆平常的當代公民權利,其實得來不易,這是經歷過長時間的民主轉型過程,及許多社會運動參與者在日常、在街頭前仆後繼推動改革的成果。
面對戰後臺灣社會運動厚重的歷史,我們戰戰競競的策劃了「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透過展覽專刊的出版,紀錄展覽策劃的過程,並試圖整理戰後社運年表,讓臺灣史有不一樣的觀看方式。然而,戰後臺灣社會運動歷史既厚且重,僅以一本展覽專刊難以盡善盡美地呈現,但我們仍會持續關注,就像臺灣社會運動者前仆後繼的行動著、未完待續。"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博物館特展, 社會運動,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4 2020
書名: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
作者: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編
出版項: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民94- [2005- ]
ISBN:9789865432133
索書號:Ref 733.2016 4035 201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以年度為範圍,蒐集具有歷史研究取向與學術規範的專書與論文書目。期適時提供正確的臺灣史研究的相關出版資訊與完整文獻書目,協助學界建立兼具累積性和前瞻性的學術批評傳統。為便於讀者檢索利用,本書目分為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史料等六大類。總類下分通史、人物傳記、工具書、研究方法等四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史料等五類則分為通論、史前與早期、清代、日治、戰後等時期。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專題書目,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20)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26)
  • 馬蘭姑娘 (2,857)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3)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91)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45)

近期文章

  • 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文化學習教材
  •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 原始富足
  • 東部生態農業
  • 馬來西亞的比達友族人宗教、社群生活及變遷
  •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
  • 「小的」 與大人
  •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