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馬淵東一著作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4 2020
書名:馬淵東一著作集
作者:馬淵東一著 ; 楊淑媛主編 ; 余萬居初譯 ; 林雪貞, 黃淑芬校譯
出版項: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106-
ISBN:9789860545098
索書號:861.4 7135-1 v.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時值人類學家馬淵東一110歲冥誕之際,《馬淵東一著作集》中文版第四卷的出版,可說別具意義。1974 年《馬淵東一著作集》三卷,由東京社會思想社出版發行之後,當時六十五歲的馬淵,仍舊活躍於學界,甚至還取得文部科學省海外學術研究補助前往印尼進行田野調查。出版社為免遺珠之憾,擬就《著作集》三卷之後,馬淵新發表的日、英文論文,再增添一卷(原書稱「補卷」)。豈料,卻與前三卷相隔了十四年,而且是在馬淵過世的1988年才完成出版。
本書分為三部:第一部是「姊妹神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第二部是「南島的世界觀」,最後第三部是關於「書・人・事」。第一部的「姊妹神」(Onari-gami),乃是指女性具保護其兄弟力量的信仰,主要見於沖繩及其周邊離島區域;此亦是馬淵於戰後1960∼1980年代的研究重點,可說是他著名的研究之一。第二、三部,有數篇西方書籍的介紹,尤其是第二部的《慣習土地法與國有地擬制》及《妖術》介紹得相當詳細。這些介紹凸顯馬淵對於將海外研究引進日本人類學界之貢獻。第三部,有數篇是追悼日本人類學界前輩的文章。可見,馬淵在學術界寬廣的人脈,以及對部分學者的治學風範的感佩。最後,此中文版出版之際,增補了兩篇馬淵生前未發表的文章,即〈分灶:阿美族氏族的初步研究〉及〈高砂族的冠婚喪祭〉。藉此可瞭解馬淵早期在臺灣踏查的開始及其後發展的連續性。
馬淵東一的人格和研究風格,如日本學者松澤員子所言,他是個天生的田野工作者擁有卓越的田野調查能力,也有廣泛的學術成就。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培養年輕後輩的人類學者胸懷。目前在臺灣或日本,知曉馬淵東一生前種種的人已經非常稀少。不過,他的研究論文依然是臺灣原住民族相關研究必讀的古典之作。希望此著作集的出版,讓世人更瞭解其研究及治學態度。"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文化人類學, 文集, 民俗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馬淵東一著作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22 2018
書名:馬淵東一著作集
作者:馬淵, 東一.,楊, 淑媛.,余, 萬居.,林, 雪貞, 〔日語〕.,黃, 淑芬.
出版項: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106-
ISBN:9789860545098
索書號:861.4 7135-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馬淵東一著作集》共有四卷,本書是《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一卷的中譯本。馬淵東一被公認為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研究的代表性學者,而且相當早就開始田野調查工作,並逐漸在學術界展露頭角。他於1928年6月進入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系史學科就讀,師從創建土俗人種學研究室的移川子之藏。1929年4月馬淵即與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與鹿野忠雄等人一同前往蘭嶼實地調查,當時他才二十歲。他不僅是極為優秀的田野工作者,更深受英國社會人類學理論的薰陶。他的研究足跡遍及臺灣、沖繩以及印尼等地區,既具有比較性的視野,也在民族誌資料與理論架構的辯證中,展現出他獨特的分析視角與觀點。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是親屬組織,第二部是社會與社會組織,第三部則是社會與文化的研究動向。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文化人類學, 文集, 東一, 民俗學, 馬淵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25 2018
書名:台灣民俗學的建構
作者:林承緯著
出版項:台北市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8
ISBN:9789862941973
索書號:538.833 441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什麼是民俗?在學術體系的世界裡,民俗學如何被理解?蓬勃發展於台灣民間的地方文史研究,這些在野之姿的民俗研究,在學術知識建構中,又該怎麼樣來定位?
本書著眼於台灣民間社會各種傳承文化面向的考察分析,透過行為傳承、信仰傳承、文化資產三大議題共十二篇章的研究展開,掌握從清領、日治、戰後到當世的民俗文化傳承、受容、變遷等動態的文化變貌,從中理解台灣的民俗文化本質及特徵,進而思索建構不是中國民俗學、日本民俗學或歐美民俗學研究的追隨附庸,也不是社會學的俗民研究或人類學漢人研究翻版的台灣民俗學這門獨立學門的可行途徑。
本書特色
1.    第一本為民俗研究立論的專書。
2.    從民俗到世界無形文化遺產,作者以文化財保護大國日本為例,從學術的角度解析台灣民俗的現況與成為一門學科的可能。
3.    奉納、年節送禮、神將扮裝等,來源為何?信仰與無形文化資產間的關係為何?本書都有精闢的剖析與論述。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民俗學,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12)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00)
  • 馬蘭姑娘 (2,715)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2)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82)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32)

近期文章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 華語語系十講
  • 山長水遠卑南覓
  • 活出語言來
  • 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 現代西藏史, 1955-1957
  • 阿美族娜荳蘭部落歷史研究
  • 賽德克族廬山部落史
  • 白色的賦格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