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23 2021
書名: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作者:陳添壽著
出版項:臺北市 : 元華文創,2017
ISBN:9789577111760
索書號:552.339 7534-2 v.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論叢裡的16篇論文,是作者長年在大學的教學與研究,講授有關經濟學、經濟思想史、文化創意產業、臺灣政經與兩岸發展、臺灣治安史等課程的部分內容;也是作者藉由國內外研討會、演講和刊物所發表的論文集。
書裡選錄的內容主要聚焦在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的結構與變遷,論述臺灣歷經原住民、荷蘭西班牙、明清、日本殖民,和中華民國等不同體制時期的政權統治,在政經結構與發展變遷的過程中,其所呈現不同歷史階段的面貌,尤其受到兩岸關係發展的影響。"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政治經濟, 文集, 經濟史,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兒童文學論文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兒童文學論文集 : 圖像.文創.女性研究的多元視野
作者:黃愛真著
出版項:臺北市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
ISBN:9789864780112
索書號:859.07 442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圖畫書閱讀圖像的理論與方法、童話裡國家/族群意識的人文空間研究、兒童教習劇場與博物館、兒童書店與漫畫的創意文化產業、比較文學的國中教學得獎教案等。文類看來溍渭分明,實則大部分內容包羅作者關注的圖像、女性研究、行銷與文化創意產業、精神分析後設心理學等,也大多是兒童文學各文類的女性作家作品研究。
這是一本,廣告文創、藝術學門、兒童文學三者專業領域交會的火花──兒童文學跨領域論文集。 "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兒童文學, 文學評論, 文集, 電子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跨域青年學者台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 第四輯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03 2020
書名:跨域青年學者台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 第四輯
作者:李福鐘[及其他4位]主編
出版項:台北市 :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2020
ISBN:9789869860239
索書號:730.07 4037 4th (202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摘錄自李福鐘<編者序>
由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日本立命館大學文學院所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台灣與東亞近代史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會」,已於2019年3月23日及24日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共有來自台灣、日本、中國及德國共二十位年輕學者或博士研究生發表論文。二十位論文發表人的作品,主題涵蓋台灣近代政治史、原住民族史、社會經濟史、文化教育史、文學史、日本近代史、以及中國近代史等,林林總總,蔚為盛況。由此可見,經過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十餘年之努力,不論台灣、日本、中國或歐美學術領域之新生代台灣史研究者,率皆以參加每年春天在台北舉辦的「青年學者國際研討會」為個人之學術重要經驗。
"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文集, 臺灣史, 近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民族光影百衲被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03 2020
書名: : 政大民族所50話當年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著 ; 王雅萍主編
出版項:台北市 : 政大出版社,2019
ISBN:9789869830454
索書號:525.833/101 1834-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民族光影百衲被:政大民族所50話當年》一書囊括了師長、系友以及行政人員的訪談與自撰文稿,精彩內容橫跨邊政學系—邊政研究所—民族社會學系—民族研究所—民族學系。透過師生們的多元視角,展現出民族系所一路走來,多元發展的「百衲被」精神。
本書共分為教師篇、系友篇、行政篇及附錄。教師篇收錄9位老師文稿,暢談在民族系所任教時的點點滴滴;系友篇收錄66位從邊政到民族各個階段校友的訪談稿與自撰文稿,每篇都蘊含著對民族系所的回憶與思念;行政篇收錄4篇文章,訴說行政團隊處理庶務時的甘苦;附錄則收錄了歷屆碩博士論文一覽,讓師長與系友們能重溫過往求學時光。藉著師生共譜的民族光影,讀者能從中回味民族系所的獨特發展,回顧過去50年(1969-2019)的點滴與成長,一起當個跨越世代的見證者。"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文集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來去台灣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21 2020
書名:來去台灣
作者:許雪姬編
出版項: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2019
ISBN:9789863503613
索書號:733.4 4044-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台灣是個移民之島,住民先後來到台灣,隨著政權的轉移,歐洲殖民者、鄭氏王朝、清治、日治、國治時期,來來去去。台灣移民史歷年來很少成為貫時性的研究主題,若有也只是依不同的統治者所制定的移民制度做斷代性的論述,大都偏向當時的移入、定住的相關法規。對於台灣人的移出,則到近一、二十年來才開始有研究成果,也克服語言的多樣性。
本書以論文集方式呈現,共收入10篇論文,荷治、清領各1篇,主要探討人口數問題。日治時期3篇,一篇討論台東廳下的私營農業移民,得以窺見日本移民的一般,另兩篇則討論日治時期有南洋和滿洲國經驗的台灣人,都是最近5年內的研究成果,也是過去少有的研究領域,這兩篇論文不約而同使用口述歷史資料。"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文集, 移民史,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馬淵東一著作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4 2020
書名:馬淵東一著作集
作者:馬淵東一著 ; 楊淑媛主編 ; 余萬居初譯 ; 林雪貞, 黃淑芬校譯
出版項: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106-
ISBN:9789860545098
索書號:861.4 7135-1 v.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時值人類學家馬淵東一110歲冥誕之際,《馬淵東一著作集》中文版第四卷的出版,可說別具意義。1974 年《馬淵東一著作集》三卷,由東京社會思想社出版發行之後,當時六十五歲的馬淵,仍舊活躍於學界,甚至還取得文部科學省海外學術研究補助前往印尼進行田野調查。出版社為免遺珠之憾,擬就《著作集》三卷之後,馬淵新發表的日、英文論文,再增添一卷(原書稱「補卷」)。豈料,卻與前三卷相隔了十四年,而且是在馬淵過世的1988年才完成出版。
本書分為三部:第一部是「姊妹神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第二部是「南島的世界觀」,最後第三部是關於「書・人・事」。第一部的「姊妹神」(Onari-gami),乃是指女性具保護其兄弟力量的信仰,主要見於沖繩及其周邊離島區域;此亦是馬淵於戰後1960∼1980年代的研究重點,可說是他著名的研究之一。第二、三部,有數篇西方書籍的介紹,尤其是第二部的《慣習土地法與國有地擬制》及《妖術》介紹得相當詳細。這些介紹凸顯馬淵對於將海外研究引進日本人類學界之貢獻。第三部,有數篇是追悼日本人類學界前輩的文章。可見,馬淵在學術界寬廣的人脈,以及對部分學者的治學風範的感佩。最後,此中文版出版之際,增補了兩篇馬淵生前未發表的文章,即〈分灶:阿美族氏族的初步研究〉及〈高砂族的冠婚喪祭〉。藉此可瞭解馬淵早期在臺灣踏查的開始及其後發展的連續性。
馬淵東一的人格和研究風格,如日本學者松澤員子所言,他是個天生的田野工作者擁有卓越的田野調查能力,也有廣泛的學術成就。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培養年輕後輩的人類學者胸懷。目前在臺灣或日本,知曉馬淵東一生前種種的人已經非常稀少。不過,他的研究論文依然是臺灣原住民族相關研究必讀的古典之作。希望此著作集的出版,讓世人更瞭解其研究及治學態度。"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文化人類學, 文集, 民俗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多元文化、文化產業與觀光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2 2020
書名:多元文化、文化產業與觀光
作者:洪泉湖, 劉煥雲主編
出版項:新北市 :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ISBN:9789578189263
索書號:541.207 2710-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有關台灣族群文化產業的論文集。其中有研究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的論文,如劉煥雲等人的〈文化創意與客家意象之結合〉和〈客家陶瓷工藝文化之創意化發展〉二文,以及鍾文博的〈桃園縣龍潭鄉的文化創意產業〉一文,即屬之。也有研究地方性文化產業與文化觀光之互動的論文,如文祖湘的〈鶯歌陶瓷文化觀光行銷之研究〉、劉煥雲的〈社區營造與文化產業再造之研究〉、洪泉湖的〈社區總體營造、文化產業與觀光發展──以苗栗南庄為例〉,和周德榮的〈關懷烏坵〉,均為此類之論文。
再者,本書也蒐錄了多篇有關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的論文,如楊仁煌的〈原住民族與文化產業:兼論原住民族文化自治與觀光產業〉和李富美的〈旅遊改變了什麼?〉即是。至於陳鸞鳳和謝政道的兩篇文章,則分別探討了日治期漢人、原住民族和日本人(政府)間的文化關係。此外,周維萱的論文,則分析了美國族群關係的模式,對於族群文化的相關政策,也有精闢的見解。"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多元文化, 文化產業, 文化觀光, 文集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開枝散葉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2 2020
書名:開枝散葉 : 台灣社區營造的捕夢網
作者:王本壯[及其他13位]作 ;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策劃
出版項:台北市 : 唐山出版社,2016
ISBN:9789863071082
索書號:545.0933 774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2014年學會在理監事老師共同筆耕之下出版了「社造讀本1」《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希望提供各界不同視野的社造理念及論述。在此之後,學會理監事經過多次會議討論,決議結合教科書的架構繼續出版社造讀本,以作為大學的通識教科書,或研究所的專業教科書,因而有了「社造讀本2」《開枝散葉:台灣社區營造的捕夢網》的誕生。
本書邀請了國內多位社區營造的先行者,分享寶貴的經驗及實例,以大學通識課程為主,讓讀者能夠了解何謂社造,本書籍也適用於社區大學用書。內容分為三大主題,第一部分:社造理念;第二部分:社區議題與行動;以及第三部分:未來局勢與挑戰。因為生活終將繼續下去,社區營造亦永遠沒有終點,後續需要關注的議題還有很多,學會將會在未來出版的系列社造讀本中陸續來探討。"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文集, 社區總體營造,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屏東學概論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2 2020
書名:屏東學概論
作者:李錦旭主編
出版項:台北市 : 五南出版,2018
ISBN:9789571198583
索書號:733.9/135.7 408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我總是告訴人們,當你來到我們學校的任何教室,應該知道你在俄勒岡,應該知道你在波特蘭,應該知道這是什麼季節,應該知道那是過去選擇的結果。你應該扎根在地方。—Sarah Taylor(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陽光環境學校創校校長)
藉由屏東學,認識在地特色與在地文化,共同理解、編織、實踐美好願景。"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區域研究, 屏東縣, 文集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改變, 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29 2020
書名:改變, 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 反骨校長王秀雲的教育改革傳奇
作者:王秀雲著
出版項:臺北市 : 平安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7
ISBN:9789869506946
索書號:520.7 102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教育改革是一條走鋼索的路,
唯有向前邁進,才能看見更美好的未來。
三十三歲那年,她被分派到偏遠的山地學校,成為全臺灣最年輕的國中女校長。當地原住民家長有嚴重酗酒、販賣女兒的問題,於是她和老師們帶著睡袋上山做地毯式家庭訪問,從人口販子手中搶救那些瀕臨失足的女學生。對她來說,校長不只是教育工作者,更是社會工作者,這份強烈的使命感,也促使她顛覆一般傳統校長的做法,投入了教育改革的先鋒行列。
後來她回到自己家鄉的柑園國中擔任校長,看到學校的讀書風氣低迷,許多在地學生紛紛越區就讀,而且家長的背景複雜,畢業典禮甚至還得出動警察維持秩序,讓她感到十分痛心。但天生「反骨」的她當然不會安於現狀,她從親自割草改善校園環境做起,並且推出多元學習方案,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展興趣,甚至自費近百萬元培訓師資,終於讓原本升學率幾乎「掛零」的流氓學校脫胎換骨,蛻變成為一流的升學名校。
她始終堅持,教育不是喊口號,而是必須用自己的雙手去實踐。她把家長當作「合夥人」,要他們「很不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她,監督她辦學;老師更不能只是在象牙塔裡傳授知識,而是必須替孩子塑造一種視野、理念和自信。她深深相信,學校是造就「人」的地方,也是創造「意義」的場所,必須讓學習與孩子的生命經驗緊密扣合。面對全球化的時代,想要提升孩子未來的競爭力,就必須培養他們的宏觀思考和創意能力,以及對於這片土地的認同感,才能引導他們走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教育, 文集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20)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26)
  • 馬蘭姑娘 (2,857)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3)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91)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45)

近期文章

  • 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文化學習教材
  •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 原始富足
  • 東部生態農業
  • 馬來西亞的比達友族人宗教、社群生活及變遷
  •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
  • 「小的」 與大人
  •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