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情觴

發表於:音樂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28 2019
片名:情觴
作者:丹耐夫.景若.
出版項:台北市 : 艾秧樂集,[2018]
索書號:(AL) 913.6033 771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情觴」強調的是排灣族情愛的表述,它是一種內斂自省的情感,輕柔與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氛圍不如一般重金屬那樣的強烈節奏感,也不像一般所熟知的極富動感的原住民樂音,取而代之的是柔和優美。它在尋求排灣族傳統歌謠中「二行文言詩詞」再現的嘗試,也是一個尋找過去與追尋未來的一個的心路歷程,實際上是一個新與舊,過去與現在的對話。從作曲、編曲的角度來說,用原來的語音與呼吸方式融合在「拉美爵士」的音樂風格。重點在於著重歌聲的表現,我希望能夠保留原本,希望能夠持續不斷。在這種還原傳統的一個基礎上去跨界的一個概念。
排灣族「二行文言詩詞」的情歌表現方式,有固定的格式。這種格式中用大自然的變化與生活情境來比擬自己的情感,且用最謙卑的語氣來表述。憂傷的氛圍,特別讓人懷念。而拉美爵士「BOSSA NOVA」的風格,給人慵懶舒緩的感覺,特別能表現排灣族情歌的特質,如詩般帶有生命體悟的動人樂曲,讓觀眾親身感受台灣族歌謠直指人心的獨特魅力,更展現了排灣文化穿越時空的包容性及可能性。異文化合鳴共奏,將開闢出嶄新且繽紛的文化視野。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原住民音樂, 排灣族, 歌謠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天窗

發表於:音樂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28 2019
片名:天窗
作者:徹摩
出版項:臺北市 : 漢創國際音樂,2018
索書號:(AL) 913.6033 280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徹摩/Cemelesai,排灣族創作歌手,源於屏東縣瑪家鄉崑山/Tjanavakung部落。2016發行個人第一張族語創作專輯,即入圍第2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以及第8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專輯獎」。
經過兩年的沉澱,第二張族語創作專輯《VANGAV天窗》將帶你一探徹摩的家鄉,聆聽天窗內孕育著的穹蒼歌聲,娓娓道出部落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
專輯首波同名主打歌「VANGAV天窗」在徹摩委婉而細膩的嗓音中,道起這片土地的故事,唱出對家人、對故鄉的愛,更唱響對土地、對造物主的敬畏!
十首歌曲、十段故事,即使身在喧囂的城市打拼,仍不遺忘初衷…就讓月光穿透石板屋的天窗,灑進心中最柔軟的那片土地吧!
徹摩:「那些被遺忘的族語、散落的慶典回憶;終於,我重拾這些碎片,拼湊成生命完整的樣貌;請循著歌聲,步入山林。
看!是石板屋的裊裊炊煙
聽!是族人的聚首歡唱
大武山/Tagaraus的風將要吹起,
而我們,在一呼一吸間嗅得涼山聲息。」部落故事,即將開始……
這片土地有太多美好的文化與語言,透過徹摩時而低語吟誦、時而高亢歡唱、時而真摯歌詠的穹蒼之聲,詮釋著《VANGAV天窗》的文化內涵,提醒人們莫忘初衷……
「如今的你,是過去一點一滴累積而來,此刻開始,請記住每分每秒的感受。」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原住民音樂, 排灣族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刻畫排灣學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二月 26 2019
書名:刻畫排灣學 : 文化的持續與變遷
作者:李, 馨慈.
出版項:屏東市 : 國立屏東大學,2018
ISBN:9789869409735
索書號:536.3361 0255 201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排灣學資料彙編》係透過「排灣學研討會」的固定舉辦,搭建起族群內跨地域、跨部落、跨學科,與跨世代的交流平台。讓族人以及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者,能透過調查、記錄、研究,以及分享和對話,共同追尋或即將消逝、或已然生機蓬勃的排灣族知識,並共同探究社會變遷下的種種當代新興議題。
藉著知識的討論、生產與累積,我們還期望進一步思索如何建立族群的知識系統與資料庫,及培養族人自我書寫的興趣與能力,以掌握主體文化知識發聲與詮釋權。進而,形成對「什麼形式是排灣族知識」這個問題既多元又深刻的理解,充實「排灣學」--或者更精確地以族語來說,才pinakakaizuazua a tja kakituluin pakatua kakudan a caquan a vinqacan nua kaclisian nua paiwan,其作為一個主體學術範疇的內涵。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有
1.編撰《從安平部落古謠到傳唱排灣—高明喜歌謠輯論》一書的生成過程,從學習記音、採譜、鍵譜、記錄、攝影、撰稿、編輯到美編等;
2.排灣族山地門傳統服飾製作流程,從服飾的材質、形式、圖文樣式、刺繡技法、裝飾運用、色彩搭配的分析,再加上新世代的創新過程;
3.Supaw(草埔)部落以及草埔人所傳唱的paljegljeg。草埔人傳唱的 paljegljeg,是互動應答、即興入詞、二員以上多人的歌唱,固然是歌唱,其實,包含聲音、說、唱等多元的表現形式,有時需要配搭舞蹈。舉凡詞、典故、專用語、曲、舞,文中都有譜例可供參考。
4.排灣族的palisi(傳統祭儀),根植於排灣族創始祖靈及祭儀創始神靈,palisi執行者稱之為pulingau (巫師)。pulingau皆為女姓,祭祀祭儀的內容及方式會隨著種類及目的而有不同的呈現,其身分的來源除了由神靈揀選之外,也需經過一連串的考驗始得昇任,本文作者以pulingau的身分,從執行儀式的過程中,清晰呈現pulingau於社群內(人間界)、外(靈間界)的角色及執行儀式中與祖靈如何溝通的情境,及耙梳在儀式間角色的轉化及各界撲朔迷離的詮釋、pulingau(媒介群體間)及族群間的互動關係…等諸多梳理不清的疑點,期能勾勒出pulingau在當代實踐樣貌,及未來pulingau文化復振依循並建構排灣族祭儀文化的基本史料;
5.以介紹排灣族Tjavualji(大麻里)部落的一位男祭司-卓良光巫師的生平,看見太麻里地區巫術的樣貌。由於巫術是排灣族精神生活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許多的歲時祭儀、日常生活都有對應的巫術,因此紀錄卓良光巫師所執行的祭儀或施術狀況,除了能瞭解當地居民的歲時祭儀文化以外,還能瞭解當地的精神生活面貌,藉此描繪出東排灣地區多族群交會、交融的文化現況,也拼湊出本地原住民族在當代生活的文化圖像;
6.排灣族的傳統家屋內通常立有cukes(中柱)及palarulj(側柱)等建材,材質以木材及石材為主,而家屋柱子上有許多圖紋,刻畫著這個家族的祖先像等圖紋。舊佳平部落mamazangiljan(部落領袖) zingrur家屋祖靈柱因型式特殊,常為藝術愛好者及收藏家蒐集、典藏。
然而,其中muwakai祖靈柱被收藏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申請為「國寶」之際,部落再次面臨古物         將永久遠離的難題,於是,部落人決定請臺大校方拿出誠意迎娶muwakai的要求,便促成了這個特殊且全球僅有的「國寶祖靈柱婚禮」。這次的muwakai國寶祖靈柱婚禮,部落人透過這場婚禮從新學習過去遺失已久的傳統文化之美,收藏界也漸漸體悟到以文化分享與文化尊重的正面態度來處理「文物歸屬」等問題。這篇報告將神話傳說的、現實的、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交織在一起,記述這齣特殊的擬人化「國寶祖靈柱婚禮」事件;
7.臺東縣土坂村是全臺固定進行排灣族五年祭的部落之一,其祭儀內容展現排灣族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是建構排灣族幼兒知識體系的重要文化財。本文詳細介紹了五年祭中的工作流程,選取祭竿的取材與製作、祭球的編造、祭臺的建造等三主題,以圖示方式詳細的解說其製作的過程,企圖發展具有文化回應理念、科學探究、和學校本位特色的幼兒園排灣族文化主題課程。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排灣族, 文集, 民族文化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Muakai的跨世紀婚禮

發表於:影片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29 2018
片名:Muakai的跨世紀婚禮
作者:蘇, 弘恩.,卓, 紫嵐.,胡, 家瑜.,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博物館.
出版項:台北市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民國107
索書號:(VV) 536.3361 441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1932年,排灣族佳平部落金祿勒頭目家的Muakai進入了國立臺灣大學前身"台北帝國大學"的"土俗人種學講座",成為大學博物館的藏品,默默地佇立在博物館的一隅.直到2014年,臺大的胡家瑜教授重回佳平部落,找到她失散已久的家人與族人,共同討論是否將她申請為國寶.2015年9月,在族人,文化部與眾人的見證下,透過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排灣婚禮,Muakai終於在與國立臺灣大學締結正式關係,成為全球首例的國寶婚禮.為何要在近百年後舉行婚禮?這場婚禮為部落,為臺大,為社會又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讓我們一窺究竟…"– 片盒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排灣族, 文化資產, 紀錄片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Paiwan(排灣)祖源及遷徙口傳敘事文學之研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25 2018
書名:Paiwan(排灣)祖源及遷徙口傳敘事文學之研究
作者:童信智著
出版項:花蓮縣壽豐鄉 :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民國106
ISBN:9789860543032
索書號:863.8 0028 201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Paiwan(排灣)祖源及遷徙敘事相當豐富與多元,反映出此民族組成的複雜程度與多層面。口傳敘事乃一民族之集體記憶、知識、感官與思想,具有歷史性、文化性之價值。因此,本論文即以Paiwan(排灣)祖源及遷徙口傳敘事為素材,試圖進行起源敘事脈絡、文化面貌以及民族史溯源的分析。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排灣族, 敘事文學, 民族文學, 臺灣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日出東聲

發表於:音樂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09 2018
片名:日出東聲 = VASA : Kacedas
作者:范文凱, 林則萱詞曲採編
出版項:[台北市] : 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 2017
索書號:(AL) 919.7 6025  [disc1]
(AL) 919.7 6025  [disc2]
(AL) 919.7 6025  [disc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專輯以三張成一套的形式製作,展現古謠特色的「清唱版」,由李哲藝老師編曲台灣純絃樂團伴奏的「絃樂跨界版」,及符合年輕時尚潮流的「流行音樂版」,分別蒐錄二十四首、十二首及七首歌謠。
(簡介來源:東元文教基金會)
文章標籤:排灣族, 音樂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排灣族PADAIN部落歷史研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09 2018
書名:排灣族PADAIN部落歷史研究
作者:童春發, 洪湘雲著
出版項:南投市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民106[2017]
ISBN:9789860540123
索書號:536.3361 0051-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以排灣族的拼圖文化概念,描繪出排灣族創生神話與文化Padain的關係;書中除了采集神話故事外,文獻及口述訪談均是重要的考証素材。從部落的整體性認知來探討、建構Padain部落歷史及其變遷,藉由片斷的歷史記憶和現有的文獻資料,整合部落的歷史脈絡。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排灣族, 民族史, 民族文化, 臺灣原住民, 部落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The crow’s egg 披薩的滋味 [錄影資料]

發表於:影片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三月 31 2018
片名:The crow’s egg 披薩的滋味 [錄影資料]
作者:director, Manikandan M. ; producer, Dhanush, Vetrimaaran
出版項:Australia Universal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2015]
索書號:(VV) PN1997.2 C77z 201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In a tiny concrete-and-tin Chennai home live two young brothers with their mother and grandmother. The boys constantly beg their mother and grandmother for toys they can’t afford, and even for a television. They don’t yet understand that the two women can’t give them everything they want. When their mother does find a way to bring an old television home, it’s the opening of a portal. The boys see a pizza commercial whose steaming, slow-motion images make the unfamiliar food look like manna from heaven. From that point on, they strive to overcome all obstacles to achieve their dream of getting their first taste of pizza."–Container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Brothers -- India -- Juvenile drama, Feature films -- India -- Tamil Nadu, Motion pictures -- India -- Tamil Nadu, Pizza -- India -- Juvenile drama, 排灣族, 民間故事, 臺灣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Pinsbkan的神話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三月 29 2018
書名:Pinsbkan的神話
作者:張秋鳳著
出版項: [新北市] : 張秋鳳, 2017
ISBN:9789574349005
索書號:863.857 112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正義(天神)與邪惡(魔神)
黑暗(黑暗之神)與光明(白晝之神)
在上古蠻荒世紀裡競相爭霸,眾神為了開創自己的勢力,
在人神共存的世紀引發一場又一場的生活浩劫。
終究,在正義與邪惡的妥協中,一步一步地開創出新世紀的到來。
台灣現有的考古歷史文化當中,一直反覆論述著矮黑人到底存不存在,至今沒有人說得準。但,在泰雅族與排灣族的祖源傳說中,這個矮黑人一直都存在著……
在遠古世紀的銀河系裡,那時大地聖土還沒有出現,這個Pinsbkan巨石一直在銀河系裡由天神掌管著,天神的兄弟魔神有意將Pinsbkan搶到手,一統銀河世界,成為眾神的領導者,這件事被天神知道了,於是和大地之神商量創造一個人類的社會與神的世界在銀河世紀裡共相並存與生活,天神和大地之神將矮黑人從銀河世界裡帶到Pinsbkan這地方建立一個人類的社會,這件事被魔神知道了,於是魔神開始利用了眾神的野心與貪婪製造紛爭與天神鬥法,眾神為了開創自己的勢力,在人神共存的世紀裡引發一場又一場的生活浩劫。並且展開一連串的黑暗與光明,正義與邪惡之爭,致使眾神與人類在Pinsbkan這地方生活上產生衝突和間隙。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小說, 排灣族, 泰雅族, 臺灣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獅頭花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17 2017
書名: 獅頭花
作者 :陳耀昌著
出版項:新北市 : INK印刻文學, 2017
ISBN:9789863871842
索書號:863.857 759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轉型正義最初始!
原漢從衝突到和解,交織出台灣移民時代裡島嶼族群的愛恨情仇
詳實描寫部落、種族以及互動,
喚回被淡忘的大龜文故事。
「兩個世代、四種兵」是十分真實的。如拍打海岸的波濤般,襲擊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的文明,也包含這樣的「真實」。──若林正丈(日本研究台灣政治第一人)
雖然這是一本小說,但是其中牽涉到排灣族的許多典故都是非常真實的,對於半個排灣族人的我來說這不只是必讀的書,更是我要學習的精神。──胡德夫(原住民運動先驅)
陳耀昌的台灣歷史小說三部曲也讓我聯想到羅伯特‧哈理斯(Robert Harris)的《西塞羅小說三部曲》(Cicero trilogy)……透過小說的形式,讓我們有聞所未聞的新鮮感和震撼。其小說中的故事確實適合搬上舞台,畫為漫畫,拍成電影。──蘇正隆(台灣翻譯協會前理事長)
我覺得他的小說,其實是我們的中學生與大學生真正去了解台灣史的最佳入門途徑。就像他說的:「要解決原漢議題,請先了解原漢之間的歷史。」──鍾佳濱(立法委員、前屏東副縣長)
《獅頭花》不僅有著流暢的故事架構及細緻情感的描述,來支撐起故事的架構,背後列強的施虐與殖民社會的苦難,不禁讓我們思索這段悲慘的歷史,對原住民走出悲傷的歷史陰影有何關懷?對我們當今的台灣人有何啟示?對我們建構台灣的未來有何指引?──葉神保(排灣族大龜文後裔)
他們試圖提醒台灣人,他們的存在與功勳。
在上瑯嶠獅頭山的濛霧與溪谷中,原漢從衝突到和解,交織出台灣移民時代裡島嶼族群的愛恨情仇,由對抗到和諧的過程。
兩千名埋骨台灣的淮軍,與雄霸南台灣的「大龜文酋邦」之間,一場可歌可泣的原漢戰爭,以及一場影響深遠的原漢戀情。
2016年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力作,「台灣花系列」第二部。以帶濃濃台灣情之筆,重建1875年「開山撫番」時代已被淡忘的「獅頭社戰役」。更榮獲2017年「新台灣和平基金會」歷史小說獎。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排灣族, 歷史小說, 臺灣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29)
  • 影片  (514)
  • 未分類  (1)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47)
  • 馬蘭姑娘 (2,995)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600)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9)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66)

近期文章

  • 練習,一起走一段 : 博物館與地方的N種可能
  • 海洋之門 (一)
  • 細軟
  • 杜鵑山的迴旋曲
  • 館藏19-20 世紀臺灣歷史地圖
  • 鼓山崎腳的考古發掘
  • 椰子的葉蔭
  • 再燃庫巴之火
  • 米爾頓謎圖
  • 神話樹與其他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