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25
2016
出版項:臺北市 : 天下雜誌, 民97[2008]-
內容簡介
放暑假囉!
對雙薪家庭來說,暑假是每年最有壓力的一段期間。看著期待放假玩樂的孩子,父母卻困在必須照常上班和希望幫孩子創造快樂童年的兩個矛盾任務中。
暑假期間的中小學生父母,往往覺得又罪惡、又疲累。孩子的童年多麼寶貴,但現實的生活壓力又如此真實。
《親子天下》七月號,在暑假開始的這個時間,企劃了「玩中學的好玩具一○○選」邀請九位專家為讀者選出好玩、耐玩的百種玩具。或許你沒有大把的時間,但是童年的快樂回憶,最珍貴的就是那些全心陪伴、全然投入的親子時光。這些好好玩的玩具,很多連大人都愛不釋手,暑假裡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全心全意享受遊戲的片刻,是親子關係最好的觸媒。
投入遊戲過程的「玩心」大發,更是推動孩子創意最強大的引擎。美國知名的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說過,小時候在幼稚園玩福祿貝爾積木的經驗,點燃了他創造的熱情,「那些楓木製作的積木……直到如今,都還在我指尖上。」
世界上這麼多讓人讚嘆的創作,那麼多靈光一現的創意,或許都可以溯源回童年。每一個靈光乍現,或許都是從童年的經驗開始醞釀,是閃了數十年的靈光。
這幾個月玩遍目前最夯玩具的召集人張益勤感受到:「玩的當下,也許我們不會那麼快意識到知識,但是哪天打開課本,玩的經驗,會讓我們『頓悟』……」
遊戲過程的頓悟,讓孩子把遊戲中的經驗,轉化成深刻的學習。遊戲中的孩子總是聚精會神,透過玩具把自己的想像力貫注其中,玩具早就不只是玩具,而是一雙想像力的翅膀。
這一期雜誌還有一個讓人很感動的故事,宜蘭大同鄉不老部落自學團體的故事。這裡有十四個原住民高中生,他們在部落工作、在部落上學,四十多位老師全部是志工,每週從台灣的各個角落上山,被不老部落的美和夢想吸引,下課提一紙袋山上的農作物,就是時薪,是滿滿的心意。不老部落的執行長潘崴赤著腳、開著吉普車,帶著訪客橫跨河床,爬四十五度的山坡,抵達與世隔絕的不老部落。雲霧裊繞有如人間仙境。曾經,這裡是一片荒地,但是現在是個世外桃源。
潘崴有一半的泰雅族血統,他在澳洲留學,但是因為想家,回到部落,讓他找回了生命的著力點。他和這群當年從小學一路帶起的部落青年,創辦一所學校,也讓這個桃花源愈來愈真實。
(簡介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