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片羽.永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04 2019
書名:片羽.永恆
作者:原鄉興業企劃小組.
出版項:臺東縣 : 臺東縣政府,民105[2016]
ISBN:9789860503142
索書號:733.9/139.4 712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這次以「片羽‧ 永恆」為主題,出版臺東縣的文化資產照片,「片羽」以象徵其文化資產之珍貴;「永恆」則意指人類歷史的線性發展與其不可逆的影響力。期望本輯對本縣多元文化資產之內涵和類別的蒐集出版,激發人民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培養公民意識、並擴大公民參與紮跟教育等文資保存目標。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圖錄, 文化資產, 臺東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アイヌプリの原野へ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08 2017
書名:アイヌプリの原野へ : 響きあう神々の謡
作者 :伊藤健次写真.文
出版項: 東京都 : 朝日新聞, 2016
ISBN:9784022513786
索書號: 536.318/7 274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自然写真家・伊藤健次による北海道の大自然、
またその大地に生きる動物たちと
アイヌの自然観をテーマにしたフォトエッセイ。
北キツネ、熊、オホーツクのシャチ……、
そして共生するアイヌが映し出された一冊は、
北の大地のまだ見ぬ神々しい美しさを見せてくれる。
◆章立て◆
1.音を奏でる樹
2.森に浮かぶツンドラ
3.風のクリルへ
4.ビギン川の夜明け
5.カムイ、森と水の使者
6.ラッティングコールの夜に
7.氷の箱舟
8.アイヌアートの精神
9.天から降りてきた草
10.チロンヌプの鏡
11.湖に揺れて
12.海の言い伝え
13.月の滴と森の声
14.沈みゆく大地
15.樺太ーートンコリの旅
(簡介來源:Amazon)
文章標籤:原住民, 圖錄, 日本, 社會生活, 蝦夷族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史博典藏臺灣文物選粹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五月 31 2017
書名:史博典藏臺灣文物選粹
作者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 謝世英主編
出版項:臺北市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民105[2016]
ISBN:9789860506662
索書號: 733.4025 504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臺灣歷史,從最早的原住民文化開始,繼而有清代墾殖時期大規模移民,1895年後,又加入了日本殖民統治影響。抗戰結束後,因為臺灣特殊地理、歷史所帶來的各種文化元素,仍持續產生交互作用,因而形成今日多元多樣的文化面貌。近年來,對臺灣文化的蒐集與研究,使得不論在藝術中,還是在日常生活、傳統民俗中所蘊含的豐富臺灣文化元素,紛紛被定義了出來。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各時期外來的文化與藝術元素,彼此相互影響,成為今日具有臺灣特色的多元族群與多樣文化的面貌。《史博典藏臺灣文物選粹》擇選館藏臺灣文物約百餘件,內容分為歷史文獻、書畫、繪畫、民間工藝、衣飾織品、常民生活、以及布袋戲偶、交趾陶以及民間信仰等。這些物件以不同角度,記憶了臺灣各種時期、多種族群在此生活的軌跡。透過這些物件,使我們得以體會屬於臺灣區域特色的審美意趣與文化內涵。
(簡介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文章標籤:圖錄, 文物典藏,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Sabau!好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1 2017
書名: Sabau!好茶 : 王有邦 影像話魯凱
作者:王有邦文.攝影
出版項:高雄市 : 高雄市立美術館 ; 臺北市 : 雄獅, 2016
ISBN:978986050132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從一位南亞塑膠公司基層勞工,到融入魯凱部落生活的影像與文字紀實工作者,攝影家王有邦自1991年起,在魯凱文史工作者奧崴尼‧卡勒盛的帶領下,投入魯凱族好茶部落紀實工作,迄今已達二十五年。其大量而豐實的影像與文字累積,自2009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館刊《藝術認證》的「南島紀事─影像話魯凱」專欄連載,成為高美館長期推動南島當代藝術與文化發展的一處亮點。本書集結了此專欄文章42篇及約175張照片,重新編輯、設計、出版,並以「Sabau! 好茶」為題,展現王有邦一次又一次迎向好茶部落的心情(「Sabau」為魯凱族問候語,有「你好、辛苦了、謝謝」等意思)。
相傳西魯凱族人的祖先在雲豹的引路下來到舊好茶並建立家園,多年來在這「雲豹的故鄉」安居樂業。然因時代變遷與現實生活需求而遷村至新好茶,無奈卻又在風災、土石流的摧殘下,被迫離開傾頹的新好茶,暫居隘寮營區臨時安置中心,並於今落腳於禮納里永久屋。王有邦以二十多年的生命歲月,追隨著好茶部落變遷的足跡,其影像與文字見證都收錄於《Sabau! 好茶》一書,全書從「好茶足跡」單元出發,介紹部落族人從舊好茶遷村新好茶,輾轉駐居禮納里一路走來的足跡。再於「生命頌歌」單元深度刻畫三位魯凱老者的生命榮光,復交織以「魯凱容顏」單元中多位族人日常生活的點滴描繪,如此投射出魯凱文化與生活的縮影。壓軸的「永世之交」單元則是魯凱結拜儀式的特寫,以此詠讚好茶族人間彼此關懷、相互扶持的堅定情誼。書中一幀幀滿溢人文溫度的照片,默默搬演著好茶族人的日常點滴;一則則宛如原住民木刻般質樸的文字紀錄,娓娓吟遊著好茶部落的史詩……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圖錄, 民族文化, 魯凱族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顧我洄瀾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04 2017
書名: 顧我洄瀾 : 花蓮歷史影像集
作者:葉柏強著
出版項: 花蓮縣花蓮市 : 花蓮縣文化局, 民105[2016]
ISBN:978986050693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花蓮的歷史記憶是如此豐富,近年來有許多文史工作者開始以各種方式試圖找回花蓮曾經存在過的一切。他們或是從檔案文獻中搜索,又或是在故紙堆中翻攪,希望能夠在隻字片語中,重新找回一片片曾經失落的片段,最後能完成完整的歷史拼圖。其中,以圖像資料的蒐集和整理見長的葉柏強先生多年來致力於蒐集與花蓮相關的歷史資料,包括老照片、繪葉書、古籍舊本、宣傳摺頁等。透過這些資料,他細心地拼湊出花蓮那些已經消逝的時代。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圖錄, 歷史, 花蓮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不褪的光澤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02 2016
書名:不褪的光澤 : 臺灣原住民服飾圖錄
作者: 廖紫均, 曲慧麗主編
出版項:臺中市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民103[2014]
ISBN:978986043271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本著服務大眾,協助民眾認識原住民文化為出發點,讓大眾除了透過既有的網站系統,搜尋到本館建置的原住民文化知識庫,也可對照出版品的資料,更細膩的觀賞到物件的紋飾與圖樣,提升本館藏品的運用價值。此外對於每件蒐藏品,除提供基本的文化脈絡,也整理出原住民各族群從服飾中表達的族群分類意涵,以及各自的服飾特色。藉由此書作為本館原住民文化展示的補充,使本館成為呈現多元文化之現代博物館。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圖錄, 服裝工藝美術, 服飾, 臺灣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帝國興亡下的日本.臺灣

發表於:圖書 | by gumercury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8 2016
書名:帝國興亡下的日本.臺灣
作者:王佐榮
出版項:臺北市 : 蒼璧, 2016
ISBN:978986920269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1895年,因為一場戰爭讓日本與台灣成為命運共同體;1945年,因為另一場戰爭讓台灣與日本各自分道揚鑣。雙方從蕞爾小國努力隨著時代的洪流逆勢上爬,然而也因為志得意滿將百年偉業徹底崩壞。本書蒐集36O張珍貴圖片,敘述父執輩因戰敗不願再提的往事、學校不敢教的故事與之前政府不肯面對的歷史。同時載負許多人的青春與熱情、淚水與生命,是市場上唯一一冊將日本與台灣的興亡彙整成一條記憶河流的寫真書。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圖錄, 日本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 臺灣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文物、造型與臺灣原住民藝術

發表於:圖書 | by gumercury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五月 24 2016

書名:文物、造型與臺灣原住民藝術 : 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宮川次郎藏品圖錄 = Artifacts, forms and Taiwan indigenous art : Miyagawa Jiro’s collection in the Museum of Anthropology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作者:胡家瑜编著
出版項:臺北市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民104[2015]
ISBN:978986350107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收藏是保存文物的過程,也是象徵符號形塑與價值體系建構的歷程,背後糾纏著複雜的社會關係和多重動力。同時,收藏也是凝視觀點的呈現,經過收藏移轉的過程,藏品文物脫離原有的社會生活脈絡和日常使用功能,成為博物館中具有獨特象徵價值的物件組合,這些藏品也展現了收藏者的興趣、品味和價值觀。

宮川次郎在日治時期採集的臺灣原住民文物,是一批具有獨特時代象徵意義的藏品,這些文物的收藏採集、流動移轉和價值建構過程,呼應了臺灣、日本和世界複雜糾結的互動關係。在日治時期眾多原住民文物收藏者中,宮川次郎的收藏動機、觀點和品味獨樹一格,他是最早從「原始藝術」欣賞的角度,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的民間愛好者。他在1933年至1936年間將其大部分的藏品出售給臺北帝國大學,保存至今已成為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裡最精美的一批收藏。

本書從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現今保存的260件宮川次郎藏品中,精選192件進行解說,分別從「織品服飾」、「木雕立柱與立像」、「武器與防禦用具」、「飲食用具」、「日常生活用具」、「生業與製造工具」、「宗教與儀式用具」、「陶器與陶偶」等八類,呈現臺灣原住民藝術的精華。書末並附有宮川次郎〈臺灣の原始藝術〉》(1930)的譯文、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宮川次郎藏品清單、宮川次郎著作書目。

本書不僅呈現宮川次郎收藏文物的注視焦點,說明了宮川次郎對於「原始藝術」的界定和偏好,以及「原始藝術」在臺灣建構的過程;也讓讀者重新看見臺灣原住民文物的造型美感,直觀地感受和欣賞其中蘊含的價值和力量,更讓文物自身述說它的故事和意義,使過去精彩的臺灣原住民藝術與當代產生新的連結。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圖錄, 文物, 民俗藝術, 臺灣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20)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04)
  • 馬蘭姑娘 (2,737)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2)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85)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34)

近期文章

  • 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文化學習教材
  •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 原始富足
  • 東部生態農業
  • 馬來西亞的比達友族人宗教、社群生活及變遷
  •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
  • 「小的」 與大人
  •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