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馬來西亞的比達友族人宗教、社群生活及變遷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23 2021
書名:馬來西亞的比達友族人宗教、社群生活及變遷 : 短期田野參訪隨筆
作者:官佳岫[及其他10位]作
出版項:臺東市 : 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2020
ISBN:9789869832359
索書號:536.388 714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2019年的盛夏,我們來到婆羅洲島內的砂拉越州南端的比達友族村莊,這塊屬於馬來西亞領土的東馬,進行將近一個月的短期田野參訪。發生了許多糗事、經驗到生活於熱帶雨林長屋和村莊裡的比達友族人們所帶給我們的感動…
在這本書裡,我們將分享著…田野的三四五六七八事,有在地的組織、有在地的婦女與田園生活、有西方宗教和族人的互動、有動物和人的互動、有快消失的傳統祭儀、有像旅遊書般簡單導覽我們所經村莊的介紹、有關於當代被遷徙的故事、當然還有在地音樂舞蹈文化帶給我們的觸動、以及和在地人一起工作的看見…"
(簡介來源:國立臺東大學 南島文化中心)
文章標籤:原住民, 民族文化, 田野工作, 馬來西亞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馬里多瑪 : 非洲原住民的治療智慧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15 2020
書名:馬里多瑪 : 非洲原住民的治療智慧
作者:馬里多瑪.派崔斯.梭梅著 ; 江麗美譯
出版項:臺北市 : 足智文化有限公司,2020
ISBN:9789578393752
索書號:536.6 4348 202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這是一趟引人入勝的旅程。來自西非的馬里多瑪博士,是位出色的占卜師,也是靈修領域方面的作家和研討會負責人,他同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傳教士與治療師。在他的母語裡,馬里多瑪的意思是「與陌生人或敵人交友的人」。
馬里多瑪詳述達格拉人傳統的智慧,他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為了某一個目的而生,每一個靈魂進入這個世界之前,便先要發掘它的任務為何?確認這個目的並努力去完成它,如此人生才會圓滿周全。在他的長輩要求之下,馬里多瑪便啟程來到西方,傳授先祖的智慧。進而他活出他人生的目的,在他的同胞和西方世界之間,建立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
達格拉人的信仰與行為在西非是家喻戶曉的,外界人士認為它們十分迷人,甚且是駭人聽聞。達格拉人與來自神靈世界的神靈之間溝通頻繁,因而累積了許多獨有的相關知識,這些知識在西方國家眼中,可謂超自然且神奇,同時也充滿濃濃的宗教意味。達格拉的「科學」,就是探究靈的世界甚於現實世界。在他們世代流傳下來的宗教信仰與醫療能力中,他發現儀式、宗教與社區,是族人獲得生命動力的泉源。
治療、儀式和社區——這些原住民社會可以帶給西方國家的,正是現代世界致力追求的一切。原住民世界的儀式很多都是為了產生治療效果而創,而失去這類治療方式的現代世界,或許也同時失去了我們看得到的生命共同感。西方世界所經歷的問題,從孤立的痛苦到過度活動所產生的壓力,都是因為這種命運共同感的喪失而造成的。雖然欠缺儀式而產生的問題不算明顯,不過西方社會就是由於沒有儀式的存在而痛苦不堪,因為他們無法和大自然中無法眼見的層面接觸,而這層面正好是能夠帶給他們心靈上所需的療效。
作者認為精神和心靈是一體的,身體是精神的延伸,精神是身體的延伸,兩者無法分割,覺識將帶領我們,設法使兩者合而為一。在我們可見的世界之外,還有許多不可見的力量,人類的意識幅員遼闊,心靈豐富,幾乎是看不到盡頭的,只是我們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去承認罷了。在這趟心靈的滌淨之旅中,讓我們在接受啟迪的同時,也要學會摒棄成見,學會尊重異文化,與陌生人和敵人交朋友,並且要學習去發掘自己內在天賦的才能,尋回生命真正的目的。"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原住民, 心靈療法, 非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生命的寻路人 : 古老智慧对现代生命困境的回应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9 2020
書名:生命的寻路人 : 古老智慧对现代生命困境的回应
作者:韦德·戴维斯著 ; 高伟豪译
出版項:成都市 :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
ISBN:9787541151774
索書號:541.2 4324 2019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人生在世,究竟有什麼意義?」
這是生而為人最大的叩問。
世上有各種文化以七千種聲音回應了這個問題,共同彙整成一套人類的劇目,讓我們得以共同面對人類此一物種在未來的各種挑戰。
世界不應該是平的,因為生命不應該只有一種出路。當未來越艱難,我們越需要多樣的智慧,幫助我們找出生存的答案,這便是我們保存瀕絕文明的理由。
《生命的尋路人》引領我們展開一趟與生存智慧碰撞的旅程。作者深入消失中的文化,傾聽冰冷的河水從英屬哥倫比亞流到阿拉斯加,足跡從海洋延伸到沙漠,從一朵雲的色澤或一道彎曲的水流中,讀出人類複雜的生存智慧:
◎尼泊爾的石子路
隱居四十五年的比丘尼,希冀眾生達到解脫,並且花費一生去準備迎接我們用盡大多數時間假裝它不存在的一刻,也就是死亡。
◎隨著犀鳥潛入婆羅洲的雨林
本南族沒有「謝謝」一詞,因為分享是義務,沒人知道誰會是下一個帶回食物的人。在他們的文化裡,最大的罪過是「無法分享」。
◎太平洋群島
玻里尼西亞年輕世代的偶像不是足球員,而是海上尋路人。航海大師光是聆聽海浪拍打獨木舟的回聲,就能知道海平面的何方有座環礁島。他們的故事讓世人看到貨真價實的探險所展現的十足勇氣,以及人類可以擁有多麼卓越的適應力。
◎澳洲的白千層森林
木棉樹開花就代表袋鼠寶寶能在媽媽死後繼續生存、樹上開出黃紅色的花讓獵人知道獵捕長頸龜的時間……先民的智識匯聚在「歌之路」中,未來的後人亦依此生存。
當移動的民族定居下來,大自然的子民成了工業文明的後代……
學校的氛圍與教育教導他們蔑視自己的父親和傳統。年輕人被困在兩個世界之間,無法回頭,前方也沒有明確的道路。而本南族人正在用吹箭筒對抗推土機,樹木全被壓倒在森林地上。
《生命的尋路人》為我們尋回一條嶄新而古老的道路,說明新的時代已然來臨。十多年前,「生物多樣性」是少數科學家的術語,現在則成了學童的字彙。瑞秋.卡森寫作《寂靜的春天》之時,大眾尚未開始關注環境,但今日我們已經注意到文化多樣性的危機,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議題。
當人類不再將科學奉為唯一的準則,這是文化優先次序的重新洗牌,不僅在歷史上有重大意義,也為地球的未來帶來樂觀的希望。"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原住民, 多元文化, 少數民族語言, 文化人類學, 民族文化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原住民族研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2 2020
書名:原住民族研究
作者:施正鋒編
出版項:花蓮縣壽豐鄉 :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2010
ISBN:9789860254891
索書號:535 712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由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施正鋒院長主編的本書,以「原住民族研究」為主題,從族群研究為起點,普遍探討原住民族,續及台灣的族群研究,乃至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乃至於中國的少數民族,並以台灣原住民族的研究,論及資料庫分析,而形成非常有次序和完整架構的內容,從中可窺見作者編輯本書的深意和企圖心。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原住民, 民族硏究, 臺灣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哈勇.烏送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2 2019
書名:哈勇.烏送 : 追憶百年前接受西方醫學教育的原住民先驅
作者:陳, 穎書.
出版項:台北市 : 財團法人基督教福音證主協會,2019
ISBN:9789865745288
索書號:783.3886 0032 752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嘗試穿越時空,去追探一位曾經默默在雪山山麓下濟世救人的原住民醫生──哈勇‧烏送(高啟順)的一生。
哈勇‧烏送是日據時代台灣三位受過完整正統醫學教育的原住民菁英,也是桃園縣復興鄉第一位醫師兼衛生所主任、鄉長及省政府參議,醫術、醫德、人品、修為皆備受敬重。
自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哈勇‧烏送回到原鄉行醫,與族人同甘共苦。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來台,在那動盪轉換的年代,他成為族人的精神支柱。
哈勇‧烏送一生宣導Gaga(泰雅族規範)及其對族群延續的重要性。晚年,十字架成為他心靈的避風港與歸宿。遺憾的是,他因積勞成疾而早逝,但其子孫克紹箕裘,追隨先人步履,貢獻社會良多。
謹以此書,向這位泰雅族醫療先行者獻上最高敬意。
(簡介來源:校園書房)
文章標籤:傳記, 原住民, 啟順, 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以海為身,以洋為度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五月 02 2019
書名:以海為身,以洋為度: 浩鷗法選輯
作者:Hauʻofa, Epeli .,浩鷗法 (Hauʻofa, Epeli),林, 浩立.,郭, 佩宜.,黃, 郁茜.
出版項:新北市 :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
ISBN:9789860579086
索書號:770.7 347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艾裴立‧浩歐法(Epeli Hauʻofa)是大洋洲地區很重要的思想家與作家,對人類學、文學、文化研究等領域都很有啟發,本書點出大洋洲區域今昔局勢,述說大洋洲各島國受殖民國家統治歷史與現代社會發展歷程,而太平洋作為一條公路,各島國間歷來如何維持聯繫、所本為何?亦為本書所要彰顯之處,本作品在臺灣的問世,確實意義非凡,也值得不管是依循外交、貿易還是其他途徑進入大洋洲的專業人士閱讀。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原住民, 大洋洲, 文化人類學, 文集, 民族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悲剧遭遇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二月 25 2019
書名:悲剧遭遇 : 美国原住民史
作者:Smith, Page.,史密斯 (Smith, Page),郭, 旻天.
出版項:上海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ISBN:9787552021325
索書號:536.5 503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介绍美洲原住民历史的专题式著作,作者从欧洲入侵者进入美洲大陆开始,一直写到1890年美国印第安战争结束。全面介绍了印第安人在美国建立、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创伤、痛苦以及为此进行的抗争。作者查尔斯?佩吉并非是对美国原住民史进行了一次平铺直叙的记述,而是通过欧洲的美国人和美洲原住民的故事,记叙了印第安文化如何在此过程中与欧洲殖民者文化相互融合,最终成为美利坚合众国众多冒险传奇中的一个。
(簡介來源:Amazon)
文章標籤:原住民, 歷史, 美國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侗族生计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22 2018
書名:侗族生计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作者:羅, 康隆.,吳, 寒嬋.
出版項: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ISBN:9787516196908
索書號:541.3 600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侗族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数百上千年与所处生境的应对中,构建起了人类农业的另类文明——“稻鱼鸭”的生计体系。这类农业文明体系不仅对侗族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对我国南方的生态安全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看,是一个山地泽生生态系统的缩版;从产业项目看,是农、牧、渔结合的立体复合产业;从生产节律看,稻、鱼、鸭相克又相生的“中庸”范例;从聚落布局来看,农田与森林兼容,鱼塘与稻田连通,人们对聚落资源加以调控,使其比例协调,生长有序。这里,俨然像是一首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田园诗,展现出韵律回旋的谋生艺术。
(簡介來源:Amazon)
文章標籤:中國, 人類生態學, 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原藝百工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12 2018
書名:原藝百工 : 花蓮部落工藝家群像I
作者:花蓮縣政府著
出版項:花蓮市 : 花蓮縣政府, 民國106
ISBN:9789860535594
索書號:909.933 4442 v.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為推展、行銷花蓮縣原住民族工藝產業,擬出版「原民百工」系列專書,介紹工藝家創作背景、文化理念、作品風格與特色等,期能讓大眾透過作品圖片和故事介紹,深入了解原住民工藝創作之文化脈絡和藝術精神。
(簡介來源:臺灣出版資訊網)
文章標籤:人物志, 原住民, 工藝美術, 花蓮縣, 藝術家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巴夭人的孩子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三月 29 2018
書名:巴夭人的孩子
作者:彭懿攝影.文
出版項:臺北市 : 信誼基金, 2016
ISBN:9789861615417
索書號:859.9 4247-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在宛如仙境的藍色珊瑚海上,有一群人在海上生活了好幾百年,靠打魚為生,用紅樹林的樹幹和棕梠樹的樹葉在珊瑚礁上搭「水上屋」。他們是巴夭人,又被稱作「海上的吉普賽人」。巴夭二字,出自印尼語Bajau,意思是「海上之民」。每天,巴夭人划著小船,穿梭在美得像天堂的海上村落,過著簡單的生活。
巴夭人是很神祕的遊牧民,他們沒有國籍,也不知道自己幾歲,他們世世代代都在海上生活。巴夭人的孩子不用上學,大自然就是他們的教室,天地、海洋就是他們的遊樂場。
這本書彷彿紙上電影一般,故事主角是這群海裡長大的孩子。作者彭懿用攝影鏡頭捕捉了巴夭人孩子的純真神情,真實記錄他們從早到晚的生活,看著他們在水上屋跳上跳下,渴了就爬樹摘椰子,睏了就在小船上睡午覺,他想告訴城市裡的孩子:「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地方,生活著這樣一群人,過著這樣一種生活,這裡的孩子很快樂!」
本書另附有導讀小冊,記錄了作者彭懿遠赴馬來西亞攝影的幕後花絮,看攝影師怎麼捕捉孩子們跳水的身影,也一窺巴夭人海上生活的樣貌。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原住民, 繪本, 馬來西亞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20)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26)
  • 馬蘭姑娘 (2,857)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3)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91)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45)

近期文章

  • 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文化學習教材
  •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 原始富足
  • 東部生態農業
  • 馬來西亞的比達友族人宗教、社群生活及變遷
  •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
  • 「小的」 與大人
  •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