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1491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20 2018
書名:1491 : 重寫哥倫布前的美洲歷史
作者:陳信宏譯
出版項:新北市新店區 : 衛城出版 : 遠足文化發行, 2016
ISBN:9789869351843
索書號:750.221 606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一四九三》作者查爾斯.曼恩為美洲「沒有歷史的人」寫歷史!
西班牙人憑藉大炮與馬匹就擊潰印加帝國?
偉大的文明一定興起於農業發展潛力好的地方?
亞馬遜地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天然荒野?
本書將翻轉你對以上問題的認識。
紐約時報|時代雜誌|波士頓環球報|舊金山紀事報 年度選書
台邦.撒沙勒(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院長)
林益仁(北醫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童元昭(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詹素娟(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四個不同角度 專文導讀
[藍字部分,是我覺得封底可以試著省略的,目前這個結構可以,從寫作動機到本書重要發現,最後結論。]
一四九二年,當哥倫布「發現」美洲,卻是美洲歷史「失落」的開始。這片大陸在歐洲人來到之前,已孕育出馬雅、阿茲特克、印加等三大古文明,但隨著歐洲人征服美洲,這些文明的創建者印第安人,不僅失去了土地,也失去述說自己歷史的權力,淪為「沒有歷史的人」。而以歐洲為中心的歷史觀,導致許多偏見產生,甚至進入教科書。本書作者查爾斯.曼恩發現[名字中間的點以細點為主],數十年來已有不少專家學者投入相關研究,且大幅修正了前人的錯誤,但自己念高中的兒子,竟然還跟三十年前的他一樣,被教科書灌輸著同樣的陳舊觀念與過時理論,於是他決定親自提筆,把那些知識拼圖組織起來,重建美洲原住民真實面貌。
一般人對前哥倫布時期印第安社會的印象是:人口稀少且聚落零散,過著游牧生活;他們的祖先都是藉由連接今日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岸和美國阿拉斯加西岸的白令陸橋,從亞洲以步行方式遷徙到美洲,時間不會早於一萬二千年前;這些原始居民是環保楷模,深諳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無意進行任何改變或干擾。但事實上,以上皆非。作者綜合了各學門的學術研究成果,並融合穿插大量訪談,告訴讀者真相其實是:十六世紀之前印第安人的人口數量可能高達一億,而且大部分是住在城市裡;新近考古證據則顯示最早的美洲人約出現於三、四萬年前,遷徙方式也可能不是靠腳,而是靠船,水下考古已有一些發現可支持這個論點;印第安人樂於也善於改變自然環境,像是會定期放火焚燒森林以除蟲和開墾玉蜀黍田,連被視為全球最大荒野的亞馬遜森林,也其實是印第安人的「創造」。
值得推崇的是,作者雖有匡正偏見的企圖,卻不急於灌輸讀者正確的定論,而是展現記者追蹤調查的本領,深入追索偏見是怎樣形成、又是如何被打破的曲折歷程。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四九一》不只是一部深入淺出的大眾史著作,也是精采好看的報導文學作品,更是關於原住民族歷史書寫的極極佳示範。
(簡介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文章標籤:印第安族, 古代史, 美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憂鬱的熱帶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8 2016
書名:憂鬱的熱帶
作者: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 ; 王志明譯
出版項:臺北市 : 聯經, 2015
ISBN:978957084599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憂鬱的熱帶》是結構人類學宗師──克勞德‧李維史陀一生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李維史陀在求學時代曾經醉心於左翼政治活動,熟讀馬克思作品,同時也受到佛洛伊德潛意識學說和地質學理論之啟發,因此關注於「底層結構」與「表面現象」之間的關聯、斷裂與互動形式。青年李維史陀於1930年代前往巴西協助建立聖保羅大學,並執教社會學課程。他利用課餘休假期間多次探查印地安人社群,兩度執行大型調查計畫,在叢莽深處的原始部落裡看見人類社會的原初型態,由此展開廣泛深入的思考歷程。李維史陀採取全新的研究取徑,將這些原始部落放進全球人類發展的脈絡之中,交互參照南亞印度、美洲新世界、歐洲舊大陸等地區的文明發展型態,提出引人入勝的比較印證,兼具開放視野與細膩觀察,反思整部人類學發展史的弔詭荒謬之處,以及人類學家的自我定位難題,使這部作品超越了科學研究的範疇,成為一部融合人類學、歷史學、文學與哲學的不世傑作。
《憂鬱的熱帶》全書長達33萬字,從李維史陀如何成為人類學家談起,兼論當代法國思潮之演變,分析異文明接觸時的衝擊和意義,並詳細描述他先後探訪觀察到的五個南美洲印地安社群,以及人類學家探險歸來之後的反思。全書思想密度之高、批判反省之深刻、行文筆觸之優美,嚴肅之中不失幽默,可說是前所未見,六十年來亦無人能及。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印第安族, 巴西, 社會人類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12)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00)
  • 馬蘭姑娘 (2,715)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2)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82)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32)

近期文章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 華語語系十講
  • 山長水遠卑南覓
  • 活出語言來
  • 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 現代西藏史, 1955-1957
  • 阿美族娜荳蘭部落歷史研究
  • 賽德克族廬山部落史
  • 白色的賦格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