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19
2020
作者:克莉絲汀.舒茲-萊斯(Christine Schulz-Reiss)文 ; 薇瑞娜.巴浩斯(Verena Ballhaus)圖 ; 陳中芷譯
出版項:臺北市 : 麥田出版,2017
ISBN:9789863444558
索書號:579.27 8784 v.1
內容簡介
"● 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
在非洲,用30歐元就能買到一個兒童;在德國有20萬人因非法居留遭到雇主剝削;目前全球約有240萬人口販賣受害者,人口販子以提供海外機會為誘餌,在東歐、亞洲、非洲或拉丁美洲國家吸引婦女上鉤,常常卻在西歐、北美和亞洲將她們賣為娼妓;而全世界估計有2,700萬人過著隸屬他人、不自由的生活……
「比起共利意識,共罪意識所提供的反思性更重要。那些對國家暴力視而不見的人們,以邪惡的平庸,容忍了暴力持續進行,支持了暴力持續長大,因而也是暴力的一員。」──楊翠
人性中的殘忍與貪婪,正在你我的身邊上演。
/
◎為什麼每個權利都來自於其他權利?
◎仇外是如何產生,歧視又是如何開始的?
◎以正義為名:難道民主不會傷害人權嗎?
◎我們該怎麼擁有市民勇氣,又該如何運用?
你曾試著和別人討論、或者為你的孩子解釋「什麼是民主,什麼是人權嗎?」這樣的題目雖然宏大,卻是身為一個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識。"
(簡介來源:博客來)
七月
25
2018
作者:克莉絲汀.舒茲-萊斯文 ; 薇瑞娜.巴浩斯圖 ; 姬健梅譯
出版項:台北市 : 麥田出版, 2018
ISBN:9789863445647
索書號:579.27 8784 v.4
內容簡介
什麼是難民、族群融合、庇護政策或仇外心理?和你我又有什麼關係?
截至2017年,全世界因為戰爭和暴力共有6,560萬人被迫流離失,創新歷史高,
其中難民人數相當台灣的總人口,且半數以上是未成年孩童……
.為什麼孩童會隻身一人上路?
.哪裡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逃亡之路?
.種族滅絕者與土匪主宰著何處?
.氣候難民、戰爭難民與經濟難民:我們能否做這種區分?
.造假的人如何挑起仇外心態?
.曾經是外人,永遠是外人:什麼是移民,他們是否會永遠留下?
.難民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嗎?
難民危機、人蛇集團、庇護政策……作者克莉絲汀.舒茲—萊斯以化繁為簡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當今複雜的難民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族群融合課題,讓人在清楚來龍去脈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對於這些主題的看法。如今全球有超過六千萬人流離失所,被迫遠走他鄉。但這一切又與我們有何關係?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認識相關事實、理解整體脈絡是十分重要的事。如此,我們才能在難民與族群融合的爭議上抒發己見、暢所欲言。
全書共分成八個主題:
1、從驅逐與流亡的歷史說起;
2、介紹當今全球主要發生流亡現象的地區及其現況;
3、說明流亡現象的發生與全世界的關係;
4、分析難民和移民的種種類型及其處境;
5、闡述德國的難民政策和相關法制;
6、描繪仇外心態的形成與仇外者的面貌;
7、反思德國的主流文化與認同形塑;
8、講述族群融合在德國的實踐。
(簡介來源:博客來)
七月
24
2018
作者:施正鋒
出版項:花蓮縣壽豐鄉 :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2018
ISBN:9789868914377
索書號:573.561 0818
內容簡介
民進黨政府認為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牽涉層面過於複雜,主張分開處理,在總統府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
然而,就現有的體制,不管總統設置任何委員會,位階上只是總統的諮詢機構,在過去三十多年來,世界上總共四十多個真相調查委員會,最大的教訓是「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真相」。
如果沒有必要有調查權。那麼,究竟設在總統府的這個委員會有何作用?
如今,小英政府除了要強化協調部會的「原基法推動委員會」,還要在行政院成立小組調查核廢料,就好像小孩子在夜市用紙做的網來撈金魚。只能說,無知的背後是傲慢,傲慢的背後是偏見。
(簡介來源:博客來)
十一月
16
2016
作者:施正鋒編
出版項: 花蓮縣壽豐鄉 : 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2016
ISBN:9789868914360
內容簡介
現在正是台灣轉型正義的重要時刻。一個族群的繁榮,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我們不該視其為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也不該再將種種不公平的現狀視為理所當然。過往的殖民∕威權政權忽視人民的權利,在槍桿前,死去的人們只能埋屍荒野,受傷的人們只能忍隱苦痛。而如今台灣是個民主國家,除非我們是一個不公義的國家,否則我們必須去正視這一段歷史,真相必須被揭露。如同,蔡總統在道歉中所說的:「在泰雅族的語言裡,『真相』叫做Balay。而『和解』叫做Sbalay,也就是在Balay之前加一個S的音。真相與和解,其實是兩個相關的概念。換句話說,真正的和解,只有透過誠懇面對真相,才有可能達成。」因此「轉型正義」要調查真相、公佈真相,讓國家領導人代表現在的政府對受害者道歉、賠償、並返還名譽。讓受害者獲得遲來的「正義」,能放下仇恨;讓人們相信這個社會雖然不完美,但持續追求公平正義;讓整個社會避免重複過去政權犯下的錯誤,追求更公平正義的未來。要做的事很多,道歉只是第一步。
(簡介來源:博客來)
七月
21
2016
書名:人民的權利與轉型正義
作者:施正鋒著
出版項:臺北市 :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2016
ISBN:9789869015189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痛恨各種不講道理的政治正確
東華大學施正鋒教授又一力作
何謂人民的權利?何謂轉型正義?在國家安全與人道考量之下,該如何處理外籍移民的公民權利與人權問題?
長年研究族群政治的著者,堅決反對族群之間歧視,但也重視國家所必須面對的安全考量;此外,著者對於轉型正義向來有深入看法;本書即為相關議題探討的合集。
著者除了探討平埔族身分的議題,也擴及國外如澳洲、加拿大在族群問題上的處理,並且從土地正義的角度,討論政府、人民、財團對於土地處理的問題;著者也從歷史教育如何面對轉型正義,以及台灣如何面對轉型正義的處理問題提出看法。總括全書,包含了族群、土地、公民權、歷史教育、轉型正義等不同角度,其中心主軸則為「人民的權利與轉型正義」。
(簡介來源:博客來)
十二月
24
2010
書名:捍衛人權的代價
作者:朱利安.伯納塞得(Julian Burnside)著;楊宗翰譯
出版社:臺北市:博雅書屋
出版日期:2010.05
ISBN:978-986-6614-66-8
館藏連結
簡介:
在這本書中,澳洲的知名律師與人權擁護者-朱利安‧伯納塞得,他為那些前來澳洲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們,明確地為其權利提出了感性與有智慧的辯護,並且指出,保護人權與尊重法治精神的重要性。此外,他也闡釋了許多人類文明社會中的重要價值基礎,並且帶領讀者一起去瀏覽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審判。這些審判的結果,時常都出於人類的偏見、驕傲自滿、運氣、或者(更有影響力的)人類的固執,以及法庭中的辯護技巧。作者也回顧了澳洲社會在當代所發生的一些重要案件,包括:大衛.希克斯、傑克.湯瑪斯以及范阮的案件等。 繼續閱讀 »
十二月
24
2010
書名: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理解公民社會
作者:閔宇經等著
出版社:臺北市:巨流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957-732-342-2
館藏連結
簡介:
公民社會課程,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文化的實踐。然囿於文字文本的特性、傳統課室教學結構性的困境,以及學生文化資本積累的不足,使得該課程教學較難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內化成為成熟的公民道德與性格,甚至形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行動方案。
本書特別結合「輕」經典(小說)、電影,將文字、聲音、影像等多重文本融入教學活動中,希望能夠透過主題式協同教學,提高學習動機,引發課內外閱讀興趣,以便強化師生互動討論,深化並普及公民社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