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黎亞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25 2016
書名:黎亞 : 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
作者:安.法第曼(Anne Fadiman)著 ; 湯麗明, 劉建台, 楊桂蓉譯
出版項:新北市 : 大家出版, 2016
ISBN:978986920394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人人都愛黎亞,卻人人都救不了黎亞
當行醫所仰賴的科學精神,成為阻礙溝通的高牆
醫病之間,是否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夜裡,罹患癲癇的苗族難民女兒李黎亞被母親抱在懷中,來到加州美熹德郡的醫療中心求診。不通苗語的急診醫生將黎亞誤診為「初期支氣管肺炎」,開立抗生素後便請黎亞父母離去。接續這場烏龍而來的,是一連串的醫病衝突與文化誤解。黎亞儘管擁有天下最慈愛的父母,與醫術高明且最認真盡責的主治醫生,但雙方愈是竭力付出,彼此的撞擊與誤解卻也越快將黎亞推往無可挽回的悲劇。
作者安.法第曼為了解這樁奇異的醫病衝突始末,實地走訪醫院與社福機構,更深入苗族社群,與李家建立深厚友誼。在她的細膩觀察下,各方觀點逐漸交織成複雜而立體的現實。原來擁有泛靈宇宙觀的苗人無法完全信任「醫身不醫心」的西方醫學,語言隔閡既讓黎亞父母在目睹女兒所受的各種侵入式治療及服藥副作用時茫然心痛,也讓兩人難以遵照醫囑給黎亞服藥。主治醫生始終不了解背後的真正原因,平白為家屬不願配合而焦頭爛額,護士與社工協助李家適應西方醫學的努力,也一次次淪為徒勞。
安在本書中不斷探究,如果病人理解身體乃至世界的角度與西方的科學觀點截然不同,醫生該如何調整療法與溝通策略?出身不同文化背景的雙方,究竟有無可能找到共同的語言?她一面爬梳黎亞的求醫史,一面細述苗族固守傳統及信仰,一次次抵抗強權、傲然定居高地的強悍民族性,以及二戰時如何成為美國傭兵又被美國犧牲的血淚史,少數幸運者得以移民美國,但失去土地叢林也形同失去了謀生能力及生命尊嚴。傳承了幾千年的民族驕傲,及累積了幾千年的民族苦難,最終在黎亞這具小小的身軀中爆發,作者既指出枉顧文化脈絡的難民安置政策如何造成傷害,也試圖為西方人眼中的「非我族類」者卸下歧視與偏見的標靶。
黎亞的棘手病例,同時牽連到世上最強悍的民族傳統,以及世上最訓練有素的醫界精英,擦撞的結果,不僅無法挽回黎亞的生命,所有人也都體無完膚,代價不可謂不慘重,卻也就此樹立了一堂值得所有人謹記的人類學及醫學人文課程。本書出版後也果然獲得眾多醫師與政府衛生部門官員,乃至外交官員的推薦。隨著跨文化醫學日漸受到重視,本書更榮獲英美多所知名大學指定為閱讀材料,說明了作者藉本書所提出的問題,終於得到西方醫界與社會大眾的正視、思考。
醫病間的溝通障礙猶如薛西弗斯神話中的巨石,一次次由山頂滾落,輾壓醫護人員的熱誠,也擊垮病患、家屬對醫療體系的信任。黎亞的家人與醫生最終以悲劇方式卸下巨石,卻因為本書作者的努力而成為重要的借鑒。放眼當下的台灣,醫療糾紛與訴訟不斷,醫病關係日益緊張,這部人文醫學經典必定也將為我們帶來啟示。
(本書原文書名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直譯為「神靈抓住你,你就倒下」,苗人眼中的癲癇發作,是被神靈附身的結果,癲癇患者因此得以與天界溝通,社會地位也格外崇高。)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移民, 美國, 衝突管理, 醫病關係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七支箭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22 2016
書名:七支箭
作者:荷耶梅約斯特.巨風(Hyemeyohsts Storm)作 ; 黃裳譯
出版項: 臺北市 : 黃裳.元吉文化出版 ; [新北市] : 吳氏圖書總經銷, 2013
ISBN:978986881573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七支箭>在世界各地,早已成為一本令人推崇愛戴的經典,不止美國,<七支箭>已經在許多國家出版,包括英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日本、韓國,以及更多……。這本暢銷百萬冊的作品,出版於1972年,是首度將印地安秘傳的藥輪之道,公諸現代社會的經典名著。古老智慧以「說故事」的口傳方式吟詠傳遞,作者~ 祖父巨風在半世紀前,試圖以文字書寫這些美麗教誨;為了詮釋出原始母語教導的精髓、為了轉譯成恰當的英文字義,每一句話他都思索過成千上萬遍。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小說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風是我的母親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9 2016
書名:風是我的母親 : 一位印第安薩滿巫醫的傳奇與智慧
作者:熊心(Bear Heart), 茉莉.拉肯(Molly Larkin)著 ; 鄭初英譯
出版項:臺北市 : 橡樹林文化出版, 2014[民103]
ISBN:978986640980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熊心,一位經過嚴格傳統訓練的印第安薩滿巫醫,以動人真摯的文字,述說印第安部族神秘、有趣且充滿靈性的生活。這些發生在族人和他身上的真實故事,讓我們得以了解傳統印第安部族無與倫比的智慧,包括印第安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印第安巫醫的歷史和傳奇事蹟,熊心自己被族中長老選為巫醫的訓練過程,以及透過禁食、唱誦及對自我了解的靈境追尋來攝受偉大的精神力。對照於現代人忙碌紛亂的生活和匱乏的心靈,印第安部族顯然知道怎麼讓生活過得更充實。而他們對於大自然的尊重、對長者心存敬意、對待金錢的方式,也讓他們比我們更懂得知足感恩,因而更能領受人生的美好訊息。
【溪族印第安人的人生智慧】
* 當你伸出援手而使某人因此得到更美好的感覺,你就已經療癒了那個人。
* 心靈的力量可以成就任何事,比今日無論為了什麼理由而創造的奇妙藥物都更有效。
* 也許你的人生有時仍像個迷宮,卻永遠都有出路,只看你做了什麼抉擇。
* 碰到可怕的遭遇時,要說「謝謝你」,因為那裡頭一定有個什麼教訓。
* 不論你從事的是哪個領域的工作,總有人比你優秀那麼一點點,可那又如何?表現得比我們傑出的人都值得我們讚美,但你一定有某些地方強過他。
* 記起已逝之人時,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有意義。他們替我們開路,所以我們深懷感激。
* 愛的力量是唯一能融化人心的火力,如果這個愛誠摯又真心。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傳記, 印第安民族, 巫醫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憂鬱的熱帶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8 2016
書名:憂鬱的熱帶
作者: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 ; 王志明譯
出版項:臺北市 : 聯經, 2015
ISBN:978957084599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憂鬱的熱帶》是結構人類學宗師──克勞德‧李維史陀一生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李維史陀在求學時代曾經醉心於左翼政治活動,熟讀馬克思作品,同時也受到佛洛伊德潛意識學說和地質學理論之啟發,因此關注於「底層結構」與「表面現象」之間的關聯、斷裂與互動形式。青年李維史陀於1930年代前往巴西協助建立聖保羅大學,並執教社會學課程。他利用課餘休假期間多次探查印地安人社群,兩度執行大型調查計畫,在叢莽深處的原始部落裡看見人類社會的原初型態,由此展開廣泛深入的思考歷程。李維史陀採取全新的研究取徑,將這些原始部落放進全球人類發展的脈絡之中,交互參照南亞印度、美洲新世界、歐洲舊大陸等地區的文明發展型態,提出引人入勝的比較印證,兼具開放視野與細膩觀察,反思整部人類學發展史的弔詭荒謬之處,以及人類學家的自我定位難題,使這部作品超越了科學研究的範疇,成為一部融合人類學、歷史學、文學與哲學的不世傑作。
《憂鬱的熱帶》全書長達33萬字,從李維史陀如何成為人類學家談起,兼論當代法國思潮之演變,分析異文明接觸時的衝擊和意義,並詳細描述他先後探訪觀察到的五個南美洲印地安社群,以及人類學家探險歸來之後的反思。全書思想密度之高、批判反省之深刻、行文筆觸之優美,嚴肅之中不失幽默,可說是前所未見,六十年來亦無人能及。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印第安族, 巴西, 社會人類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遇見外星人 : 美國印第安人的幽浮接觸實錄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 by gumercury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四月 14 2016

書名:遇見外星人 : 美國印第安人的幽浮接觸實錄
作者:阿迪.六殺手.克拉克(Ardy Sixkiller Clarke)著 ; 丁凡譯
出版項:臺北市 : 宇宙花園出版 ; [新北市] : 聯合發行總經銷, 2015[民104]
ISBN:978986919650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著名的美國印第安學者透過本書,揭露了一系列當代美國印第安人和外星人親身接觸的體驗故事。
書中所有陳述並沒有使用催眠的協助,全是當事者有意識的回憶。
這些故事裡的主角,毫無疑問地接受星人的存在。故事也揭露了印第安文化普遍認為星人是他們的祖先,因此在接觸和互動時,並沒有一般人的恐懼。
作者從向來沉默的美國印第安族群,取得了幽浮與外星訪客的重要資訊,幫助了讀者理解這些接觸經驗的普遍性。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傳說, 印地安族, 美國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圖書 | by yiyu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04 2016

書名:我在阿帕拉契山徑 : 一趟向山學習思考的旅程
作者:徐銘謙作
出版項:臺北市 :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15
ISBN:978986908779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一個把生命奉獻給步道的人
2003年,一開始因為參加『刷青苔,救步道』活動,心中留下了對人工步道不解的問題。
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她遠赴美國學習手作步道,在行動和學習中打開她的視野。
回到台灣後,加入千里步道協會,將所學所見投入自己的家園山林,以新的人生生命山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並集結心血交出了《地圖上最美的問號》(2008年出版,舊作)一書,分享在美國學習手作步道的歷程。
花費近十年的時間,不間斷地在人類需要的步道與自然回應的訊息中對話之後,她發覺,只是去思考如何做出最自然影響最小的方式是不夠的。
2015年,舊作在絕版多年後,決定再出版,一方面因應台灣各界近年來對於自然環境,已開始有了重返土地的意識的需求,另一方面透過本書帶著讀者們從追尋夢幻步道的旅程中開始,進而一起重頭思考,除了用雙手做出一個對自然、對山林影響最小,供人類行走的步道,我們對於自然的思考層次,是否能有其他的投入,可以透過行動,實際與自然的互動。
夢幻的阿帕拉契山徑步道
位於美國東岸、被稱為夢幻步道的阿帕拉契山徑,全長3500公里, 1937年全線貫通,近八十年來,全靠來自各地的義工維護整建,是地球上由義工所完成的最偉大工程。
2006年的夏天,徐銘謙帶著心中的問號,跟四個月旅程的家當,上路了。四個月的步道工作假期,徐銘謙帶回來的不只是夢幻步道的故事,或是整建步道的技術訣竅。她在學習手作步道的過程中理解「山」是如何思考我們在它身上的所作所為。她試著進入山裡,學習山的語言、學習像山一樣思考,反思所謂「建設」、「發展」以及「人工」,如何與「自然」維持平衡。
本書的再出版,希望引領讀者在作者的學習經驗之外,進一步觸發像山一樣行動,開始從社會運動角度進入山林,行動是一種人類與自然同通的語言,透過實踐的行動去了解自然,以新的典範取代舊的觀念,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旅遊文學,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Indigenous peoples, customary law and human rights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圖書 | by yiyu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19 2015

書名:Indigenous peoples, customary law and human rights : why living law matters
作者:Brendan Tobin
出版項: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4
ISBN:978113801968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This highly original work demonstrates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customary law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human rights and for sound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gal governance. The book reviews the legal status of customary law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ositive and natural law from the time of Plato up to the present. It examines its growing recognition in constitu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aw and its dependence on and at times strained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rights law.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ole of customary law in trib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of Indigenous peoples’ lands, resourc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He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ts recognition by courts and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s, including issues of proof of law and conflicts between customary practices and human rights. He throws light on the richness inherent in legal diversity and key principles of customary law and their influence in legal practice and on emerging notions of intercultural equity and justice. He concludes that Indigenous peoples’ rights to their customary legal regimes and states’ obligations to respect and recognize customary law, in order to secure their human rights, ar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customary law, and as such binding on all states.
At a time when the self-determination, land, resourc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Indigenous peoples are increasingly under threat, this accessible book presents the key issues for both legal and non-legal scholars, practitioners, students of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Indigenous peoples themselves.

(簡介來源:Amazon)

文章標籤:Customary law, Indigenous peoples, laws, Legal status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Hunters, predators and prey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圖書 | by yiyu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17 2015

書名:Hunters, predators and prey : Inuit perceptions of animals
作者:Frédéric Laugrand and Jarich Oosten
出版項:New York : Berghahn Books, 2015
ISBN:978178238405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Inuit hunting traditions are rich in perceptions, practices and stories relating to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Laugrand and Oosten examine key figures such as the raven, an animal that has a central place in Inuit culture as a creator and a trickster, and qupirruit, a category consisting of insects and other small life forms. After these non-social and inedible animals,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dog, the companion of the hunter, and the fellow hunter, the bear, considered to resemble a human being. A discussion of the renewal of whale hunting accompanies the chapters about animals considered "prey par excellence": the caribou, the seals, and the whale, symbol of the whole. The volume concludes wit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thnographic data presented in the book.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Folklore,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Hunting, Inuit, Nunavut, Rites and ceremonies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Native peoples of the world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圖書 | by yiyu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17 2015

書名:Native peoples of the world : an encyclopedia of groups, culture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作者:Steven Danver
出版項: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15
ISBN: 978113894960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This work examines the world’s indigenous peoples, their cultures, the countries in which they reside, and the issues that impact these groups.

(簡介來源: Amazon.com)

文章標籤:Encyclopedias, Indigenous peoples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100年前の写真で見る世界の民族衣装

發表於:國際原住民 | by RainPo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25 2014
書名:100年前の写真で見る世界の民族衣装
作者:ナショナルジオグラフィック編
出版項:東京都 : 日経ナショナルジオグラフィック社, 2013
ISBN:978486313210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100年前の多様な民族衣装を知るための保存版写真集。
◆資料としても貴重な212点の写真を収録。
◆ページをめくって、100年前の世界一周を疑似体験。
いまや世界のどこに行っても目にするのは、似たような装い、似たような生活スタイル。それは便利ではあるけれど、その地の風土や文化に根ざした多様性が失われ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なのかもしれません。
本書は、100年ほど前、世界が豊かな多様性に満ちていた時代の人々の写真を集めました。ヨーロッパから中東、アジア、南北アメリカまで、個性豊かな人々の姿や、彼らの生活を、当時の貴重な写真で振り返ります。ページをめくりながら、
100年前の世界一周を疑似体験できる写真集です。
【主な収録内容】
日々の暮らしのなかの服装/家族の肖像、同郷の絆/特別な日の特別なよそおい/アッパークラスのよそおい/子どもの姿/学び舎の若者たち ほか。
(簡介來源:Amazon.jp)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20)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26)
  • 馬蘭姑娘 (2,857)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3)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91)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45)

近期文章

  • 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文化學習教材
  •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 原始富足
  • 東部生態農業
  • 馬來西亞的比達友族人宗教、社群生活及變遷
  •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
  • 「小的」 與大人
  •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