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兒童文學論文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兒童文學論文集 : 圖像.文創.女性研究的多元視野
作者:黃愛真著
出版項:臺北市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
ISBN:9789864780112
索書號:859.07 442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圖畫書閱讀圖像的理論與方法、童話裡國家/族群意識的人文空間研究、兒童教習劇場與博物館、兒童書店與漫畫的創意文化產業、比較文學的國中教學得獎教案等。文類看來溍渭分明,實則大部分內容包羅作者關注的圖像、女性研究、行銷與文化創意產業、精神分析後設心理學等,也大多是兒童文學各文類的女性作家作品研究。
這是一本,廣告文創、藝術學門、兒童文學三者專業領域交會的火花──兒童文學跨領域論文集。 "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兒童文學, 文學評論, 文集, 電子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高砂復仇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高砂復仇
作者:追風人著
出版項:台北市 :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
ISBN:9789863528135
索書號:863.57 377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舊時日本稱呼台灣原住民為高砂族
在日據時代,不少原住民被派往南洋作戰,生死不明
布農族為原住民族中,最後歸順日本的一族,也是抗日時間最長的一族
祖輩血淚的歷史,影響後代深遠……
「大分事件」是一件由布農族發動於一九一五年五月十七日的抗日反政府事件,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族主要抗日事件之一,抗日行動一直延續到一九二一年六月十八日,日本當局聲稱要和反抗的布農族人和解,邀請他們前去會面。會面地點在花蓮港廳玉裡郡大分駐在所。當時的台灣總督是第八任的田健治郎,也是台灣的第一個文官總督,他的理蕃政策是緊緊的追隨著已經既定的方針。他是唯一死在任內,葬在台灣的總督,他的理蕃政策是殘酷的高壓手段。田健治郎下令,在地的守備隊長和憲兵分隊長,在舉行會議時,消滅所有到場的布農族人。托西幼部落的二十三位壯丁,當場全體格殺處死。布農族的青少年從小就被告知,不要忘記這血海深仇!
是無奈的年代,還是錯亂的認同?
被命運玩弄而追逐他人炮火的台灣原住民,
是演出一場歷史的悲劇,還是鬧劇?
台灣日據時代,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敗退,一日,大批的日本憲兵和員警來到村子裡,把年輕的男丁全都抓走,這些人就從此失蹤了。
有人說,日本人把他們送到海邊去造防禦工事,對抗要登陸的盟軍。也有人說是送到南洋替日本人打仗去了。但是等到戰爭都結束後,那些被抓走的人沒有一個回來。
布農族的傳統,人死之後,要葬在自己的大山裡,否則靈魂不能安息。坤盛企業集團的董事長林佳秋的丈夫,也是失去下落的布農族人。多年後,她委託同樣有布農族血統的年輕學者陳有為代她尋找丈夫的消息。
二次大戰結束後,在菲律賓的民間就不斷的出現謠傳,據說當年日本人將他們在亞洲搜刮的大量黃金藏在菲律賓的山洞裡。而這些山洞都是用當地徵用的民工和外地勞工來建造的。謠傳還說,日本人為了保密,在隱藏了黃金之後,就把參與建造山洞的勞工都殺害了。多年來,林佳秋一直在懷疑,丈夫就是碰到了這樣的下場……
※【布農族小知識】:根據清代文獻,「布農族」被稱為「武侖族」,是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山,現今人口約五萬多人。但就遷移而言,布農人是台灣原住民當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
在日本殖民時期,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最後歸順日本的一族,也是抗日時間最長的一族。抗日事件頻傳,如丹大、逢板、霧鹿、初來、內本鹿、大關山及大分事件的英勇事蹟。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依據布農族口傳歷史,該族最早居住地可能是在現今彰化鹿港鎮、雲林斗六市與南投竹山鎮和南投市等地,後來才漸漸往大山裡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居住地為南投仁愛鄉與信義鄉。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那瑪夏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
(簡介來源:博客來)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華語語系十講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華語語系十講
作者:李育霖編
出版項:新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
ISBN:9789570854992
索書號:850.92 4400-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Sinophone(華語語系、華夷風或其他翻譯)一詞已成為當前華人/華語文學及文化研究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華語語系十講》的內容,是以「第二屆華語語系研究國際學術研習營」的十個講座為基礎編輯而成,主題包括華語語系理論論述、文學批評、語言與文化政治、酷兒論述、電影與紀錄片研究、少數族裔文學、原住民文學論述等重要議題。一方面希望介紹這一概念並嘗試將其引介進入台灣學界,特別針對年輕學者,期待他們對該議題有更深度的認識,以擴大其研究視野;一方面也希望藉此機會能對這一概念提出在地的批判性理解,而非全盤地接受。
《華語語系十講》呈現了華語語系的論述跨越既有學科領域疆界的可能性,無論語言、族裔、政治、社會、區域、歷史、性別、國家與文化層面等等,在華語語系的話語與框架中都得以重新取得新的視域。透過這十講,除了具體體現華語語系研究對於地域、語言、歷史脈絡、文化媒介等差異的強調,同時也期許能進一步帶動國內人文領域學門跨領域的對談,並促進與國際人文研究社群的對話與交流。"
(簡介來源:金石網絡書店)
文章標籤:文化研究, 文藝評論, 華語語系文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山長水遠卑南覓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山長水遠卑南覓 : 臺東大學砂城文學獎作品集(2016-2018)
作者:王萬象主編
出版項:臺北市 : 釀出版,2020
ISBN:9789864453818
索書號:863.3 2271-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群山之後.初萌新綠,臺東大學學子翻山越海的青春健筆!
現代散文、現代小說、現代詩與古典詩詞,完整收錄年度文學盛宴「砂城文學獎」2016年至2018年精彩得獎作品!
對九〇後的「網路原住民」世代來說,當人手一機,世界就來到眼前,不論是「人工智慧」的細膩逼真,或「line來line去」的迅捷便利,屬於「文學」、「創作」、「書寫」這麼「獨特」、「緩慢」、「古典」的「手工業」,還具有它無可取代的魅力嗎?收錄在本書的作品,也許能讓滑來滑去的文字,浮出喧囂忙碌,重回生活現場,好好吃飯、好好呼吸,好好的相聚與別離……
創作從來不會是因為「得獎」,而是「相遇」,與此生重要的讀者在文字中,終於「遇見」……見著了,才能發現和確信,那些我們視作當然或不以為然的種種,其實,早就有人等在那兒,等著和您一起悲喜同擔,憂歡與共。
2020年初春,集結熱血青年創作精華的砂城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留下臺東大學同學生機盎然的文采,也成為更多東大人共同創造的文學田野地。"
(簡介來源:博客來)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活出語言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活出語言來 : 語言人類學導論
作者:蘿拉.阿赫恩著 ; 劉子愷, 吳碩禹, 蕭季樺譯
出版項:新北市 :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20
ISBN:9789869747462
索書號:800.1639 714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事實上,人們並未意識到,「現實世界」主要建立在群體的語言習慣之上。世上沒有兩種語言相近到足以再現同一套社會現實。不同社會所經歷的世界截然不同,而不只是對同樣的世界貼上不同標籤而已。──薩皮爾(E. Sapir)
語言中的字詞有一半是別人的。──巴赫汀(Mikhail Bakhtin)
「語言除了反映不同民族的世界觀,也影響了使用者的思考。」二十世紀初,震撼知識界的「語言相對論」,激發人們思索並爭辯一個切身相關的大哉問:語言和文化究竟有何關係?近年,蓬勃發展的「語言人類學」,正以獨到且嶄新的觀點,探究語言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語言常被認為只是傳遞訊息的媒介,然而,它其實不斷在人們的實踐中被沿用、扭曲、創新、轉化;語言也不是「中性」的,它深藏文化觀念或偏見,在映照出社會不平等的同時,也有機會促成變遷;最後,語言的作用並不僅止於傳訊,它身負多重功能,讓聽者除了掌握字裡行間的意涵,還能捕捉說者的情感及意圖。本書的目標正是證明,語言與其說是靜態之物,更像是一種活生生的存在。語言如何不知不覺影響我們,又如何和社會產生關聯,正是本書亟欲解答的問題。"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語言人類學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 25語台灣郎的沉浸式語言習得
作者:Terry(謝智翔)著
出版項:台北市 : 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0
ISBN:9789861755458
索書號:800.3 0488-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 25語達人Terry謝智翔,除了第一外語英文花了10年才精通,如今他學任何一種新語言,不用懂文法、不必背單字,只需3到6個月就能學會,就連偏遠亞馬遜叢林地區的克丘亞語,也都輕輕鬆鬆、和當地居民自在溝通!
他,是怎麼辦到的?
親身試驗並比較過各種語言學習法之後,Terry發現只有「小孩子學母語」有100%成功率;也就是說,只要能「像小孩子學母語一樣學外語」,保證100%有效!
小孩子是怎麼學母語的?那就是「沉浸」在母語環境和大人愛的陪伴裡,自己「習得」!在本書中,Terry除了打破傳統語言學習的迷思,提供高效的「沉浸式語言習得」方法和實例之外,還提供實踐訣竅給不同狀況的語言學習者,包括:
‧平常忙工作,又想進修外語的上班族
‧有長假,想要出國打工度假或學外語的人
‧準備考試檢定的人
‧也想當多語達人者
‧從事語言教學工作的人
只要願意用心嘗試,「沉浸式語言習得」就讓你說外語如同說母語!
★不只是學語言!
你也能像他們一樣,用語言開展你的世界──
‧日本大學生春花,沉浸式習得經驗:2個月。成就解鎖:上台用中文自我介紹;學會中文日常對話,交到許多台灣朋友。
‧台灣上班族M,沉浸式習得經驗:2個月。成就解鎖:學會亞馬遜叢林地區克丘亞語日常對話,主動邀約當地原住民朋友到餐廳吃飯聊天。
‧台灣公務員歐文,沉浸式習得經驗:2週。成就解鎖:從外國人恐懼症,到可以在酒吧跟外國女性暢談一夜。
‧台灣退伍軍人伊婷,沉浸式習得經驗:日本打工度假。成就解鎖:在日本滑雪場工作,用英文教當地外國遊客滑雪,取得加拿大英語滑雪教練執照。
★打破多年「語言學習」迷思,
幫助你重建信心、正確心態與有效方法!
Q:學了好多年英語,還是學不好,我是不是沒有語言天分?
達人分享:如果學語言真的講求天分,難道沒語言天分的人,就連母語都學不會?
Q:我不會任何外語,也學得會?
達人分享:「會說很多語言」是本能,事實上,世界上會說 2 種以上語言的人口,比只會說 1 種語言的人口多上許多倍。
Q:小孩一定要送出國,才能學好英文?
達人分享:留學多年仍說不好英語的大有人在。關鍵不在「出國」,跟著本書第13章的方法做,在台灣也可以自己打造外語環境!
Q:學外語就像學母語的「語言習得」和傳統「語言學習」,有何不同?不懂文法、不背單字,真的學得會?
達人分享:傳統背文法規則與單字的「語言學習」,是先學再用;「語言習得」則好比騎腳踏車,你會做,但不知道怎麼解釋你是怎麼做到的。
Q:上班很忙,哪有空學外語?
達人分享:跟著第19章的上班族每日沉浸計畫做,讓你在緊湊的工作生活節奏中,沉浸在外語裡,再忙也學得會。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外語教學, 語言學習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現代西藏史, 1955-1957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現代西藏史, 1955-1957
作者:梅.戈爾斯坦著 ; 彭雲譯
出版項: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
ISBN:9789882371040
索書號:676.62 5314 v.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如果不了解1950年代,讀者就無法全面理解中國和達賴喇嘛之間錯綜複雜的當代關係。
本書是梅.戈爾斯坦現代西藏史系列的第三部著作,檢視了1955年到1957年這一關鍵時期的諸多事件。在這段時期中,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拉薩成立,四川省發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藏族起義。藏人反共流亡團體哲堪孜松成為一個重要角色,他們秘密保持着與多方的幕後聯繫,包括印度情報局、達賴喇嘛的大管家、美國,以及臺灣。在西藏,范明主持拉薩的西藏工委事務。他發動了「大發展」,招募數千名漢族幹部到拉薩為民主改革做準備。這一行動被毛澤東果斷制止,中央啓動「大收縮」,把這些人送回內地,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終止了有關西藏改革的討論。戈爾斯坦利用從未曝光的中國政府文件、已出版與未出版的回憶錄和日記、中國與西藏重要參與者珍貴且深度的訪問(包括達賴喇嘛),提出對當時事件與主要參與者精闢的洞見。戈爾斯坦糾正事實錯誤與誤導的刻板看法,從發掘出的資料所揭示的微妙中藏關係,是此前所不能想像的。"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歷史, 西藏自治區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阿美族娜荳蘭部落歷史研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阿美族娜荳蘭部落歷史研究
作者:陳誼誠, 高志遠, 古代.嘎娃哈作
出版項:南投市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9
ISBN:9789865431150
索書號:536.337 750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在探討阿美族娜荳蘭部落的起源遷徙發展與領域範圍,不同時期政權統治對部落的影響,加禮宛事件七腳川事件改變奇萊平原各部落間的勢力平衡,街區開發與商業活動,部落舊俗祭儀與宗教,最後則詳細記載部落文化復振的意識與行動,是一本史料豐富的娜荳蘭部落歷史的專書。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娜荳蘭部落, 歷史, 阿美族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賽德克族廬山部落史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一月 13 2021
書名:賽德克族廬山部落史
作者:吉娃思巴萬[及其他4位]著
出版項:南投市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國108
ISBN:9789865431198
索書號:536.331 302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在探討廬山部落起源傳說史前文化、自然環境、部落的我群認知、遷移及傳統領域、社會組織、傳統文化與宗教、重大歷史事件、經濟產業及正名運動,這是一本史料豐富廬山部落歷史的專書。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廬山部落, 民族史, 民族文化, 賽德克族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白色的賦格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24 2020
書名:白色的賦格
作者:宋澤萊[及其他5位]著
出版項:臺北市 : 國家人權博物館 : 春山出版,2020
ISBN:9789869866217
索書號:863.57 0032-2 v.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研究轉型正義的吳乃德教授曾提及記憶的社會化過程,以二二八事件來說,面臨兩個階段,一個是解嚴前後要求恢復記憶、挖掘真相,第二個階段則是歷史的闡釋競爭,也就是歷史的政治作用以及責任。至今,轉型正義仍處在第二階段的不斷分歧中,其工作往往經歷再一次的政治與族群衝突。因此文學與藝術將是追求記憶第三階段的路徑,也就是在文藝創作的昇華與對話中,解除政治僵硬的歷史詮釋,讓當代與未來世代以文學靠近記憶的現場,對歷史與人性擁有寬廣與複雜的認識。這些傑出的文學作品源自臺灣獨特的歷史經驗,所透顯的美學與政治、歷史命題,將使我們理解,記憶不僅是政治、歷史的資源,也是美學與創作的資源。
史學家蘭克曾說,歷史要寫得像過去發生之事一樣真實。「那過去發生之事如何像『歷史』一樣真實?」有時是來自虛構。在過去被壓抑如同真空的時代,虛構作品以其最大可能性與豐富的意象,在一片空無中傳出回聲。所以虛構在記憶的現場,重要性等同史料。主編胡淑雯與童偉格不局限於白色恐怖的定義,選出三十位作者,發表時間自一九四八年(吳濁流〈波茨坦科長〉)橫跨到二○一七年(黃崇凱〈狄克森片語〉),而從卷一起首之作郭松棻〈月印〉,到卷四壓卷之作賴香吟〈暮色將至〉,這些作品使我們得見在戒嚴體制逐步生成、強化與轉變的漫長過程中,臺灣跨越數個世代的小說家如何連綴創造力。
█卷四 白色的賦格 風聲過後的空白
宋澤萊 糶穀日記
黃春明 蘋果的滋味
拓拔斯‧塔瑪匹瑪(漢名田雅各) 尋找名字
陳若曦 老人
蔣曉雲 回家
賴香吟 暮色將至
本卷使歷史的餘響不絕。農民遭欺詐的噤聲、鄉間流入城市的勞動者遭撞殘廢、原住民到中山樓找國民大會要求正名,或投共的臺灣人入獄、到臺灣的外省人被抓到火燒島,以及黨外運動只是青春記憶的時代剩餘者,提醒世人,時代並不總是正確。"
(簡介來源:博客來)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04)
  • 圖書  (2512)
  • 影片  (514)
  • 西文圖書  (672)
  • 音樂  (329)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401)
  • 馬蘭姑娘 (2,715)
  • 發現南島 (一)(二) (1,592)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582)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332)

近期文章

  • 兒童文學論文集
  • 高砂復仇
  • 華語語系十講
  • 山長水遠卑南覓
  • 活出語言來
  • 學外語就像學母語
  • 現代西藏史, 1955-1957
  • 阿美族娜荳蘭部落歷史研究
  • 賽德克族廬山部落史
  • 白色的賦格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世界地理 中國 人文地理 作品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漫畫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花蓮縣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