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份原圖中心的週六電影院將主題聚焦在「種族自由與平等之追求」。放映的影片為《愛的十個條件》與《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愛的十個條件》從多重角度描繪東突民主領袖熱比婭(Rebiya Kadeer)身為一位女性、十一個孩子的母親以及民主人權鬥士的心路歷程。熱比婭對於東突厥斯坦的人們而言是一名領袖,對於11名子女來說則是深愛著他們卻嚴重失職的母親,之於中國政府她則是搞分裂主義的恐怖份子,本片記錄熱比婭作為母親與反抗運動領袖無法兩相兼顧的苦痛煎熬。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是部描繪時代偉人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為自由理想奮鬥的傳記電影。出身自南非東開普敦省農村的曼德拉,畢生為種族和平奔走奮鬥,44歲遭逮捕入獄,為自由付出長達27年的牢獄生涯。歷經數十年不懈的血淚奮鬥,曼德拉帶領民眾邁向自由大道,1993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隔年更成為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正式宣告南非民主時代來臨。
播放日期│9/3、9/10、9/16、9/17、9/24
播放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片名:愛的十個條件(普遍級)
片長:53分鐘
播放時間:10:00~10:53
《愛的十個條件》從多重角度描繪東突民主領袖熱比婭(Rebiya Kadeer)身為一位女性、十一個孩子的母親以及民主人權鬥士的心路歷程。熱比婭對於東突厥斯坦的人們而言是一名領袖,對於11名子女來說則是深愛著他們卻嚴重失職的母親,之於中國政府她則是搞分裂主義的恐怖份子,本片記錄熱比婭作為母親與反抗運動領袖無法兩相兼顧的苦痛煎熬。
本片一方面捕捉到熱比婭在表達個人立場那股難以忽略的個人魅力,一方面更不避諱去呈現向她難得脆弱的片刻,畫面上只見熱比婭受訪時堅決表示自己的立場絕不會因兒子被中國報復性拘禁而受影響,也深信自己的家人對她這樣的決定能夠予以諒解,然而下一個鏡頭卻是結束訪談的她崩潰失聲尋求旁人溫暖的擁抱,而她居住在美國的大女兒更明白表示雖能體諒,但仍舊希望今日從政的不是自己的母親。
這部引起中國激烈反應的紀錄片以妻子、母親、反抗運動領袖等多重身份描繪熱比婭,由她面對攝影機娓娓道來自己的童年、1949年解放軍進入新疆後的劇烈變化、被迫結束的第一段婚姻、事業開展與政治意識的啟蒙…
◎場次二
片名:曼德拉:漫漫自由路(保護級)
片長:146分鐘
播放時間:14:00~16:26
「沒有人是一出生就因為肌膚的顏色,背景或宗教而憎恨另外一個人。人是由學習才會憎恨,假如他們能學會憎恨,那麼他們就能被教導去愛,因為比起跟它相反的恨,愛是自然而然地來到人們的心底。」─尼爾森曼德拉(1918-2013)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是部描繪時代偉人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為自由理想奮鬥的傳記電影。出身自南非東開普敦省農村的曼德拉,畢生為種族和平奔走奮鬥,44歲遭逮捕入獄,為自由付出長達27年的牢獄生涯。歷經數十年不懈的血淚奮鬥,曼德拉帶領民眾邁向自由大道,1993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隔年更成為南非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正式宣告南非民主時代來臨。他與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前妻溫妮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在風雨與光輝交加的歲月中,寫著他們動人且不可磨滅的革命之愛。此片在曼德拉祖國南非上映,造成史無前例的轟動,並登上影史賣座冠軍。
曼德拉在本片於倫敦首映時傳出去世的消息,主辦單位曾考慮中斷放映,但在現場參加典禮的曼德拉女兒請求繼續放映,直到電影結束後,才告知威廉王子夫婦等貴賓及所有觀眾這項不幸的消息,全場起立默哀,哀悼這位時代的偉人。
============================================
※週六開放六歲以上讀者入館:
一、6-11歲讀者請由家長陪同入館。
二、十二歲以上請憑學生證換證入館。
三、請遵守本館閱覽規則。
※觀賞假日電影院時,請攜帶證件登記入館,並遵守中心閱覽規則,請勿任意移動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