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一草一部落:讀原生活品原好味
活動介紹
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由各族的生活經驗發展而成並傳承生活智慧。依原住民各族流傳的習俗及主要生產的農作物各有特色。飲食對原住民族的意義,除滿足生理需求,它更是一種社會儀式的實踐,背後有深層的文化意涵:什麼時候、什麼人該吃或不該吃什麼食物,都必須嚴守部落文化的規範。
原住民的食材會因居住區域有所不同,山區族群以獸肉為大宗,海岸族群多以海產為主,全部採用自家田園生產或周邊野生所產的食材,相當自然,絕不加防腐劑,與目前崇尚自然及追求、渴望「回歸自然」的主流健康概念不謀而合。
有健康概念的原住民飲食是未來的趨勢,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胡馬燕萍秘書長,長年投注心力在原住民飲食領域,她不僅鼓勵原住民族人能更有信心投入傳統原民美味,以維繫傳統飲食文化,更推廣給有興趣的社會大眾,讓對鮮少接觸原住民美食的人,也能親身感受,並且讓人每一口都充滿驚喜。
注意事項:
1.為配合疫情相關措施,本次活動採實名(聯)制方式,線上報名時,需要提供姓名、電話、電子郵件等資料,以作為受理報名的依據,並利於活動當日報到,現場報名者,亦需提供實名(聯)資料。
2.本活動提供公務人員學習時數3小時。
3.防疫期間,請務必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
活動資訊
時間:109年9月25日(五)13:00-16:00 加入google日曆
地點:原圖中心(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B1)顯示google地圖
線上報名: https://forms.gle/7LAXsThQBjnBSvU69,本活動敬請至報名連結進行報名,歡迎踴躍參加!報名截止時間至109年9月23日(三)PM 6:00。
活動流程
12:30 ~ 13:00|報到
13:00 ~ 13:40|原圖中心入口網站及原資網說明會
13:40 ~ 14:00|休息
14:00 ~ 16:00|專題演講:一草一部落:讀原生活品原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