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原住民族文化的學科教學模組製作研習班」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7月12日 活動場次
一、研習宗旨
為鼓勵中小學教師進行臺灣原住民族教育之相關教材教法研發工作,本研習以原住民族部落傳統自然知識、文化、環境生態以及現代科學科技創新的資源,引導現職教師與師資生學習多元族群的文化與生活智慧, 提升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生態環境與傳統生活智慧的瞭解,促進族群文化交流,共同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教育。
一、研習宗旨
為鼓勵中小學教師進行臺灣原住民族教育之相關教材教法研發工作,本研習以原住民族部落傳統自然知識、文化、環境生態以及現代科學科技創新的資源,引導現職教師與師資生學習多元族群的文化與生活智慧, 提升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生態環境與傳統生活智慧的瞭解,促進族群文化交流,共同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教育。
台灣原民故事館今年起由財團法人文創平台發展基金會接手經營,6/25隆重啟用,原民會主委孫大川等人將蒞臨揭幕!!
25日開幕當天,將邀請台東廣原國小布農族八部合音現場演出,媲美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天籟絕響,呈現原鄉純淨無暇的深刻感動。 (more…)
書名:達悟語詞典
編輯:董瑪女,何德華,張惠環
出版項: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6月25日
ISBN:978-986-03-2519-5
《達悟語詞典》是世界第一部紙本的達悟語詞典,分為「達悟語/中文」、「達悟語/英文」兩大部分,是為具備中文或英文語言背景、欲學習達悟語言者所編纂的工具書。
本詞典由達悟族語專家、南島語言學者和資訊顧問共同合作。共收錄6,084個詞項(即2,119個詞根和3,965個衍生詞),除了日常生活常用之基本詞彙以外,並包含達悟族傳統文化習俗、及現代生活實況之詞彙(含借詞)及例句,總計有6,450個包含例句的詞條,可謂蘭嶼文化字典。
本詞典的主要編輯者簡介如下:
董瑪女(達悟族人),曾協助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劉斌雄教授研究達悟文化,目前任職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
何德華,美國康乃爾大學語言學博士,國際南島語言學者,目前為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張惠環,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長期參與何德華與董瑪女之達悟語研究團隊,協助達悟語數位典藏、數位學習和線上詞典計劃。
「原住民的系譜」-《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完整版)》發表會
活動時間:101年6月15日(星期五)下午14:00~16:00
主 講 人:楊南郡博士
活動地點: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臺大圖書館B/1)
指導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歡迎媒體先進蒞臨採訪 ~
「原住民的系譜」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發表會新聞稿
擁有臺灣原住民研究的金字塔與經典中的經典美譽,《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中文譯註本,終於在2012年6月5日完整出版,距離1935年出版的原文日文版《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整整間隔了77年。
本書書名所揭示的「系統所屬」,是個獨特的術語,本書隱含著作者強烈的志趣與使命感,要把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群的口頭傳承來歷,用文字形式加以記錄保存。譯註者為東華大學榮譽博士楊南郡老師從1970年代起,投注40多年光陰,踏遍全臺百岳與各地高山部落,並對日治時代重要人類學家的研究經典,一一考證、註解、編寫,出版過多本經典譯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孫大川主任委員(Paelabang danapan),更謝謝楊老師說:「他讓我們在找尋祖先的路途上,少走了許多冤枉路。」讚譽他為貫串日治到民國,這115年來對臺灣原住民族史研究的第一人。 (more…)
六月二十三日為「端午節」亦為文壇重要節日「詩人節」,101年度原圖中心以『文學與文獻』為年度計畫重點,除持續收藏原住民文學及原住民族人文學作品,在充滿文學與詩意的六月亦推出『原住民文學』相閞主題活動,舉辦新書發表、專題演講、名家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推廣活動。原圖中心特邀著名文學家及詩人瓦歷斯、諾幹(泰雅族,以下稱瓦歷斯老師),於六月八日(週五下午)至台大演講,並現場教授學員們即興寫作「二行詩」。
瓦歷斯老師的各式文體(小說、散文、詩)作品得獎無數,文學成就超越許多漢人作家,其來自泰雅族原鄉部落及山林荒野間的氣魄與開闊思維,展現原住民族作家驃悍、堅毅,與眾不同的文學風格,受到文壇及讀者的一致好評。此外,瓦歷斯老師長期投入學校教育及寫作課程,推廣自由寫作理念,釋放孩童的心靈,創新實驗「二行詩」寫作,受邀至全省各地方圖書館及學校,成功向社會人士和學童推廣「人人都會寫二行詩」,佳評如潮。
原圖中心將於六月八日舉辦101年度專題演講第二場,『瓦歷斯‧諾幹 2012:自由寫作的年代』綜合講座,活動分為兩大主題如下:
(一)「走過迷霧之旅」,瓦歷斯老師分享其文學作品創作經驗分享,及其藉由各類型文學作品詮釋原住民的主體意識並陳述對原住民相關議題的獨特觀點。本場次特別邀請著名詩人向陽(林淇瀁教授)講評,並有精彩的詩人對話時間。
(二) 「人人都會寫二行詩」,由瓦歷斯老師親自指導如何寫作「二行詩」,邀請與會者即興寫作,佳作將由瓦歷斯老師當場分享並贈書獎勵。本次活動全程亦將由原圖中心紀錄、編輯為專書,收錄瓦歷斯老師提供各地演講照片,作為「二行詩運動」巡迴講座及臺灣文學進入自由寫作年代的珍貴記錄。
貳、活動流程
活動時間:101年6月8日(星期五)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指導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線上報名網址: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385
時間 |
活動內容 |
主講 |
與談人 |
13:00~13:20 |
報到 |
||
13:20~13:25 |
臺大圖書館館長致歡迎詞 |
||
13:25~13:30 |
原民會貴賓致詞 |
||
13:30~14:40 |
「走過迷霧之旅」專題演講(40分鐘) 來賓講評與互動時間 (20分鐘) |
瓦歷斯‧諾幹 (Walis. Nokan) |
與談詩人 向 陽 (林淇瀁教授) |
14:40~15:00 |
茶 敍 |
||
15:00~15:30 |
「人人都會寫二行詩」 瓦歷斯老師指導學員現場寫作 (30分鐘) |
||
15:30~15:50 |
二行詩佳作分享及抽獎活動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迷霧之旅」各15本 (20分鐘) |
||
15:50~16:20 |
參觀原圖中心暨「瓦歷斯‧諾幹作品展」 |
附錄:
1. 「瓦歷斯.諾幹著作年表」(提供:臺灣大百科全書)
2. 與談詩人向陽(林淇瀁教授)簡介可參考「向陽工坊」, FACEBOOK林淇瀁,及維基百科向陽(詩人)。
3. 瓦歷斯.諾幹著作選集
藝術的五月,原圖中心特別舉辦『原住民藝術主題書展暨藝術品探索活動』,歡迎您到原圖中心近距離參觀牆面的八款原住民族藝術品嗎,並了解其代表豐富的原住民族文
原住民族藝術品探索活動單例題:
1.請問下圖這是那一族的數字圖?
從壹至玖的寫法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為
1 2 3
4 5 6
7 8 9
6月5日12:00~1:00我們將會抽出答題正確的問券(一人限兌換一張),送出以下獎品,數量有限,請勿錯過。
原圖中心結合五月藝術季系列活動,推出原住民族藝術相關主題圖書展示,有百變的傳奇人物劉其偉先生」,及有「工藝水龍頭」之稱的藝術家顏水龍先生系列書展。
此外,原圖中心所藏多款不同族群象徵之藝術品,歡迎大家親赴原圖中心參觀,並透過認識這些藝術品,了解其所代表內涵豐富的原住民族文化與傳統。原圖中心特安排探索活動問券填答,並抽出幸運讀者贈送『季節限定三地門咖啡券』以為獎勵,請您一定要把握親身接觸原住民族藝術及品嚐原鄉極品咖啡的好機會!
*活動方式:於活動期間至本館換證入館即可領取一張原住民族藝術品探索活動單,活動單內有館內展示之原住民族群藝術品之相關問題,讓你來尋找出對應之族群及藝術品,填完後交予櫃台,本次活動延至六月五日(週二,原訂五月廿九日)中午抽獎,並公告於中心門口告示版,請勿錯過!
*本活動適逢假日電影院時間暫停進行
地磨兒-Timur文化展
2012/05/14~20(每日) 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及週日9:00-17:00
地點: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總圖B1)
排灣族為台灣官方認定之原住民族中人數為第二多的族群,其文化亦是相當豐富,此次展覽將分為三個大主題:「從何而來」、「家」與「創新」。第一個部分「從何而來」,包含了三地村的簡介﹑傳說故事、地名由來及遷移史,將介紹三地村的歷史脈絡及其背景。第二個部分「家」,包含排灣族的貴族制度、婚禮及家庭關係、家族觀念等,與現代政治制度的衝突、到了現代的演變。第三個部分「創新」,將從過去的經濟作物「土芒果」,帶到現今的觀光文化產業現況,觀光發展與傳統文化之衝突,以及藝術家對於「傳統」與「創新」之間的看法,與從何種角度來看待創新的意涵,如何堅持「創新」、「再造」的精神。舉辦此展希望能讓大眾藉由三地部落,更瞭解排灣族事物、原住民現況,也能提供原住民學生、原住民族群在「追尋」途中的一種反思。 (more…)
日本天理大學、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以及中華民國國立台東大學將於2012年4月14日(六)及15日二日,假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及天理大學第一會議室舉辦《臺灣原住民族的音樂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臺灣的臺灣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孫大川先生及民族音樂家林清財教授等人都將參與這場盛會。在此簡要介紹有關本次研討會的宗旨:
在世界諸民族中,各自擁有獨自的歌曲與樂舞。臺灣原住民族也同樣擁有獨自的歌謠與樂舞,將該民族的生活規範或規律、神話傳說,甚至是喜恕哀樂以歌謠來傳達。有關這樣的臺灣原住民族音樂誕生的背景,正如孫大川先生所做的註解:「在原住民族的部落裡,歌謠在生活或祭典裡被吟唱著,而歌曲本身就是與生活關係密切的原住民文學。」如今,更有平埔族的民族音樂也開始散發光茫。以這樣的『臺灣原住民族音樂與文化』為題的研討會,首次在日本舉行。
相關的研討會原文主旨及議程如下:
山口修教授(Prof. Osamu Yamaguti)教授為大阪大學文學博士,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瑪諾分校碩士,日本大阪大學榮譽教授,目前於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擔任客座教授,是當今知名的民族音樂學者,研究領域包含南島語族音樂、人種音樂學等,尤以帛琉音樂研究著稱於世。曾獲頒1989第四屆Kyoto音樂獎、1999年第十屆人種音樂學Koizumi Fumio獎、1999年文化鬥士獎越南獎章、2002年文化奉獻獎。著有《應用音樂學與民族音樂學》(2004)等書。
臺灣大學臺灣太平洋研究中心與國家圖書館、臺灣太平洋研究學會、世界南島學術研究計畫辦公室合作,將於3月27日(週二)及4月13日(週五)起邀請山口修教授進行講座,
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歡迎大眾蒞臨指教,詳細講座資料與報名方式,請點選此處。
民族音樂大師——山口修教授講座
場次一:音樂中的文化認同—帛琉的追尋 | |
---|---|
The Republic of Belau in Search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Music | |
時間 | 2012年3月27日(二)下午3:00-5:00 |
地點 |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188會議室(台北市中山南路20號) |
備註 | 演講以英文進行,搭配中文字幕簡報 |
場次二:瞭解帛琉文化—一個民族音樂學的觀點 | |
Understanding the Belauan Culture: A Perspective of Ethnomusicology | |
時間 | 2012年4月13日(五)上午10:00-12:00 |
地點 | 台灣大學校總區舊總圖(校史館)2樓西翼會議室 |
備註 | 演講以英文進行 |
聯絡人 | 李小姐 |
聯絡電話 | 02-2368-9968 #27 |
通訊信箱 | chiangwanling@gmail.com |
主辦單位 |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太平洋研究中心 |
合辦單位 | 國家圖書館、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 |
協辦單位 |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委託世界南島學術研究計畫辦公室 |
【座位有限,請儘速報名】 |
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歡迎大眾蒞臨指教,詳細講座資料與報名方式,請點選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