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意識喚起的清晰記憶,到深刻親臨的當代情境──
謝世忠原住民研究的古典再現與又見經典新書發表會
1987年,《認同的污名》一書,首開以族群、族群意識、族群變遷作為原住民研究課題的先例,成為研究當代臺灣原住民必讀的入門小冊。過去三十年間,政治權利、生態資源、族 (more…)
1987年,《認同的污名》一書,首開以族群、族群意識、族群變遷作為原住民研究課題的先例,成為研究當代臺灣原住民必讀的入門小冊。過去三十年間,政治權利、生態資源、族 (more…)
原圖中心考量讀者撰寫館藏導覽的時間過短,因此將徵稿時程拉程為三個月一期,請有興趣投稿之讀者把握時間!並於12/20(三)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詳細徵稿辦法(201706更新版本),請見:https://tiprc.apc.gov.tw/blog_wp/?p=13653
我家是聯合國 | ![]() |
鯤背行旅 : 屏東與臺東山脈海岸札記 | ![]() |
不平靜的太平洋 : 大航海時代的權力競技場牽動人類命運的海洋史 | ![]() |
此後 [錄影資料] | ![]() |
微光時代 [錄影資料] | ![]() |
臺灣大學圖書館一年一度歡迎新生入學的圖書館利用尋寶活動又來囉!
新生尋寶遊戲一直是臺大學子認識校內學術研究資源的一項重要活動,臺大圖書館每年總是會準備別出心裁的設計主題以及豐富的紀念禮品,讓活動變得更吸引人又極具教育意義。原圖中心座落於臺大圖書館校總區內,今年是第四年加入尋寶活動的關卡。在9/4至9/29期間,歡迎臺大新生前來尋寶闖關,也歡迎其他讀者一起來尋找埋藏於原圖中心內的發光石吧!
臺灣首次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是近期最受矚目的事,也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舉辦層級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開幕式一系列表演活動充分表現臺灣多元族群的樣態及原住民族之美外,聖火在臺灣棒球精神領袖陳金鋒的揮棒擊中後點燃,讓所有觀眾既驚艷又感動。而在這次的世大運中,臺灣原住民許多選手也拿下優異的成績,女子舉重由阿美族郭婞淳及卑南族洪萬庭兩位選手拿下金牌,百米則由阿美族的楊俊瀚破全國紀錄而摘金,籃球、排球、棒球等多項運動團隊中也都能見到原住民族裔選手的身影。
臺灣巨砲陳金鋒來自臺南的西拉雅族,臺灣體壇中,尚有許多具原住民身分的優秀運動員,像是早期的十項全能運動員楊傳廣與古金水,皆為阿美族;有「飛躍的羚羊」美稱的紀政則有道卡斯族的血統;棒球項目中,更有多位今昔效力於國內外職棒球隊的原住民好手,1960年代開啟臺灣史上三級棒球時代的紅葉少棒隊,則來自布農族的紅葉部落。
本期的主題書展「運動場上的原住民族」,將帶著大家一起再回味這些在體育史上曾讓人津津樂道的篇章,我們挑選了記錄近代原住民在體壇上發光發熱的館藏,包括圖書、期刊、論文與影片資料,歡迎各位讀者來館閱覽。
「運動場上的原住民族」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17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 書名 | 作者 | 索書號 | 出版年 | 資料類型 |
1 | 宜蘭體育運動史年表 | 吳永華 | 528.909 2634 | 2011 | 圖書 |
2 | 臺灣世紀體育名人傳 : 傳奇與榮耀 |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 528.9099 4034 | 2002 | 圖書 |
3 | 國球誕生前記 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 | 謝仕淵 | 528.955 0423-1 | 2012 | 圖書 |
4 | 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口述訪談 | 謝仕淵 | 528.955 0423-2 | 2012 | 圖書 |
5 | 台灣棒球百年史 |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 528.955 0822 2006 | 2006 | 圖書 |
6 | 日治時期殖民政策下的理番棒球計策(1895-1945) | 迪魯.法納奧 | 528.955 3523 | 2014 | 圖書 |
7 | 紅葉少棒的故事 | 金忠勇 | 528.955 8051 | 2005 | 圖書 |
8 | 典藏台灣棒球史─嘉農棒球 1928-2005 | 林華韋,林玫君編著 | 528.95509 4445 | 2005 | 圖書 |
9 | 身体に託された記憶 : 台湾原住民の土俵をもつ相撲 | 渡邉昌史 | 528.976 3036 | 2012 | 圖書 |
10 | 日治時期台灣體壇與奧運 | 林瑛琪 | 528.9933 4411 | 2014 | 圖書 |
11 | 女傑─女子運動員紀實 | 郭穎慈等著 | 528.999 4025 | 2016 | 圖書 |
12 | 傳統文化與社會變遷談阿美族運動文化現況與展望之硏究 | 王秋光 | 536.337 1029 | 2010 | 圖書 |
13 | 阿美族的棒球:身體、文化與認同 | 黃東治、邱韋誠 | 536.337 4453-3 | 2012 | 圖書 |
14 | 紅葉傳奇和少棒王國 | 韓聖和 | 733.08 1014 2009 v.38 | 2008 | 圖書 |
15 | 四百英尺外的王者 : 高國輝 | 高國輝, 卓子傑作 | 783.3886 0069 0069 | 2016 | 圖書 |
16 | 堅持求勝 : 林智勝的棒球人生 | 瞿欣怡 | 783.3886 4487 6677 | 2015 | 圖書 |
17 | KANO | 魏德聖, 陳嘉蔚原著劇本 ; 陳小雅漫畫 | 947.416 2621 v.1-3 | 2014 | 圖書 |
18 | 台灣原住民的傳統體育硏究 : 以排灣、魯凱族為對象 | 王建台硏究主持 ; 陳枝烈協同主持 | 536.33 1012 | 2001 | 圖書 |
19 | 臺灣全志. 卷八, 教育志 [no.4],體育篇 | 黃秀政計畫主持 ; 梁福鎮共同主持 | 733.1 4038-1 v.8 [no.4] | 2009 | 圖書 |
20 | 國民體育季刊 159期 |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 528.905 6077-1 v.38 no.3 | 1999 | 期刊 |
21 | 山海文化雙月刊:台灣原住民運動專輯(上、中、下) | 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 536.3305 2230 no.8-10 | 1995 | 期刊 |
22 | 揮棒 | 李秀美導演 ; 李秀美, 萬榮奭製作 | (VV) 987.81 2784 2008 disc297 | 2013? | DVD |
23 | 原住民新聞雜誌. 114─專題報導 : 新風速女王朱雅雯 超越起跑點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 (VV) 536.33 7127 2014 disc114 | 2014? | DVD |
24 | 原住民新聞雜誌. 135─專題報導 : 競技場後的孤寂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 (VV) 536.33 7127 2014 disc135 | 2014? | DVD |
25 | 台東.好棒 | 臺灣宏觀電視 | (VV) 733.6 4033-11 disc123 | 2016? | DVD |
26 | 野球孩子 | 前景娛樂有限公司 | (VV) 987.81 6711 | 2008 | DVD |
27 | 冠軍之後 | 曾文珍導演 | (VV) 987.81 8001 | 2008 | DVD |
28 | KANO | 陳嘉蔚, 魏德聖編劇 ; 馬志翔導演 ; 徐國倫製片 | (VV) 987.83 7544-5 disc1-2 | 2015? | DVD |
29 | 武比武 | 陳孟秋導演 ; 林琬琦製片 | (VV) 987.81 9033 [disc18] | 2009? | DVD |
楊南郡傳奇一生紀念論壇
去(105)年8月27日,古道專家楊南郡辭世,令人深感惋惜與不捨。在楊南郡逝世周年當日,林務局、臺灣大學與原民會原圖中心將於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共同舉辦紀念論壇,邀請楊南郡的登山、寫作與人生伙伴徐如林女士,分享親自撰寫的《連峰縱走,楊南郡傳奇的一生》精采故事紀念書;而楊老師的手稿將捐贈母校臺大圖書館,同日安排「臺灣古道踏查」、「臺灣原住民研究與歷史書寫」2場主題演講,由林華慶局長邀請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劉克襄董事長、臺灣大學陳耀昌醫師、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浦忠勇助理教授主講。歡迎您來參與。
徐如林發表《連峰縱走,楊南郡傳奇的一生》新書
楊南郡是古道專家,在41年前就完成臺灣百岳攀登;但很少人知道,他曾經當過日本海軍工員(少年工),在二次大戰末期到日本造飛機。楊南郡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例如:差一點成為日本黑道之子;是柯俊雄的「賢拜」(前輩);是臺南美國空軍基地的特別調查員;發現臺灣第一株大麻活體;從流氓中學考上臺大外文系、第一次登雪山鎩羽而歸的糗事;跟徐如林是如何「不打不相識」;為什麼花費三十年譯註日治時期的臺灣調查文獻,過著「上山踏查、下山譯註」的日子?答案都在這本楊南郡過世一年後,徐如林為紀念他所出版的《連峰縱走,楊南郡傳奇的一生》一書中。
國家步道叢書重現山林價值
楊南郡從事國有林古道調查40餘年,一生致力南島語族歷史、文化與古道的踏查研究,林務局也長期與楊南郡、徐如林伉儷聯手撰寫國家步道歷史叢書,101年「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榮獲政府出版品獎特優;104年「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亦榮獲金鼎獎;生前最後出版的「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也深獲山岳及文化讀者推崇與喜愛。林務局為感念楊南郡對古道的貢獻,特別辦理此次紀念論壇,緬懷古道研究巨擘,及帶領大家再次感受國家步道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與自然景觀的震撼。
時間 | 活動內容 |
12:00~12:50 | 報到(影片欣賞) |
12:50~13:30 | 貴賓致詞 |
13:30~13:40 | 楊南郡博士手稿贈送臺大圖書館感謝儀式 |
13:40~14:30 | 《連峰縱走,楊南郡的傳奇一生》紀念書發表 |
14:30~15:30 | 「臺灣古道踏查」講座 |
15:30~15:50 | 茶敘 |
15:50~16:50 | 「臺灣原住民研究與歷史書寫」講座 |
16:50~17:00 | 簽書會 |
經過四個月的徵稿試辦後,原圖中心考量讀者撰寫館藏導覽的時間過短,因此將徵稿時程拉程為三個月一期,請有興趣投稿之讀者把握時間!並於9/20(三)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詳細徵稿辦法(201706更新版本),請見:https://tiprc.apc.gov.tw/blog_wp/?p=13653
迷霧幻想湖 | ![]() |
記憶洄游:泰雅在呼喚1935 | ![]() |
Kulumah.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 | ![]() |
島嶼的愛和向望 | ![]() |
部落書寫體 : 針路 | ![]() |
一起,東海岸:共創的生活風景 | ![]() |
遙遠的角落 : 美國音樂家的臺灣東海岸漂流日記 | ![]() |
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 | ![]() |
孤鷹行 (修訂版) | ![]() |
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 北台灣篇:尋訪33條秘境古道,了解你不知道的台灣歷史故事 | ![]() |
活動流程 |
|
13:50~14:00 |
報到 |
14:00~16:00 |
《殺戮的權利Tu Pug Imatuy》電影放映 |
16:00~16:10 |
中場休息 |
16:10~17:00 |
映後座談(Q&A) |
請有興趣投稿之讀者於6/20(二)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6月份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詳細徵稿辦法,請見:https://tiprc.apc.gov.tw/blog_wp/?p=13653
排灣祭師谷娃娜 | ![]() |
記憶洄游:泰雅在呼喚1935 | ![]() |
Kulumah.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 | ![]() |
迷霧幻想湖 | ![]() |
島嶼的愛和向望 | ![]() |
黑潮 | ![]() |
七日讀 | ![]() |
轉風 : 和蘭嶼交換時間 | ![]() |
INA的味道 : 太平洋社區都市原住民世代食譜書 | ![]() |
藏種於民 : 全球保種時代來臨!一顆種子,對抗極端氣候,基改風險,打造我們的永續餐桌! | ![]() |
生活在廢墟 : 你所不知道的考古學家與他們的一百種生活 | ![]() |
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 : 哈崙百年林業史 | ![]() |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原住民族自然也不例外。大自然就像是原住民族的母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祖先流傳下來辨別食材的技能,深深影響原住民族的捕食態度與料理方式。除了自然生活環境,歲令時節、祭典儀式的不同,不同場合需要不同的料理,也使得臺灣原住民各族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
這次,「原住民族好食書展」展出許多與臺灣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相關的書籍,像是《新野菜主義》便告訴我們原住民各族如何採集與烹調野菜,以及各種食譜,介紹原住民各族獨具特色的風味料理,也能了解阿美族人的飲食之美、泰雅族與賽德克族人的食物與典故、以及芋頭這樣再單純不過的植物為何對達悟族人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性,還有很多從食物中可以告訴我們的事,就留待讀者到書展中自行挖掘。
「原住民族好食書展」期待與您一起藉由「閱讀」更了解原住民族特有的美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展期自2017年5月9日至2017年8月31日,歡迎大家來館感受「原住民族好食」!
原住民族好食書展
展出時間:2017年5月9日至2017年8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 書名 | 作者/編者 | 索書號 | 資料類型 |
1 | 台灣原住民飲食植物圖鑑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374.6024 7524 | 圖書 |
2 | 台灣新野菜主義 | 吳雪月 | 375.233 2617 | 圖書 |
3 | 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 | 黃啟瑞、董景生 | 375.233 4431-2 | 圖書 |
4 | 串起莽噶艾─魯凱下三社群民族植物 | 黃啟瑞、黃嘉隆、董景生 | 375.233 4431-3 | 圖書 |
5 | 部落野菜食在健康 | 臺東縣政府 | 411.3 0746 | 圖書 |
6 | 野有蔓草 野菜書寫 | 方梓 | 427.07 0040 | 圖書 |
7 | 原住民族風味健康養生創意美食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427.1 0744 | 圖書 |
8 | 原鄉風味展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427.1 4015 | 圖書 |
9 | 原住民風味餐創意美食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427.1 7127 | 圖書 |
10 | 山藥食譜 | 臺灣世界展望會 | 427.11 2248 1999 | 圖書 |
11 | 阿美族野菜食譜 | 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 427.11 2617 | 圖書 |
12 | 排灣族原鄉食譜 | 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 427.11 2678 | 圖書 |
13 | 鄒族風味食譜 | 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427.11 2707 | 圖書 |
14 | 饗食烏來─泰雅創意料理 | 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 | 427.11 2782 | 圖書 |
15 | 台灣原住民廚藝競技紀錄集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427.11 4037 | 圖書 |
16 | 山裡來的健康原味 | 古屏生、祝文君 | 427.11 4072 | 圖書 |
17 | 泰雅賽德克族原鄉食譜 | 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 427.11 4484 | 圖書 |
18 | 梅宴之旅 | 南投縣信義鄉農會 | 427.11 4833 | 圖書 |
19 | 原味呈現:原住民創意美食料理 | 屏東縣政府 | 427.11 7166 | 圖書 |
20 | 山菜野菜料理大集合 | 劉仁華、江麗珠 | 427.11 7224 | 圖書 |
21 | 原味料理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427.3 7169 | 圖書 |
22 | 漫滋慢味 PASA廚房 | 江冠明 | 427.8 3136 | 圖書 |
23 | 原鄉部落有機誌《原鄉有機轉型 八個部落新農業》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430.13 8004 | 圖書 |
24 | 臺東區原住民風味餐競賽食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434.08 4057 v.43 | 圖書 |
25 | 臺東區社區/部落午茶擂臺賽食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434.08 4057 v.51 | 圖書 |
26 | 失落的蔬果 | 劉克襄 | 435.2 7240 | 圖書 |
27 | 紅脣與黑齒:檳榔文化特展展覽手冊 | 林富士 | 435.328 2177 | 圖書 |
28 | 大自然的賞賜【台灣原住民的飲食世界】 | 瞿海良 | 536.33 6633 | 圖書 |
29 | 阿美族飲食之美 |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536.337/4 4453 | 圖書 |
30 | 芋頭的禮讚 | 董瑪女 | 536.338 4412 | 圖書 |
31 | 山海戀:「原住民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焦桐 | 538.707 7127 | 圖書 |
32 | 山味、海味、臺灣味 | 張玉欣 | 538.782 5048-2【v.12】 | 圖書 |
33 | 風土餐桌小旅行 | 洪震宇 | 538.7833 3413-1 | 圖書 |
34 | 泰雅賽德克族人食物及其典故(一) | 鐵米娜葳依(曾瑞琳) | 538.78232 8011 v.1 | 圖書 |
35 | INA的味道:太平洋社區都市原住民世代食譜書 | 社團法人基隆市雞籠草根文教協會 | 538.7833 5314 | 圖書 |
36 | 飲食斷層 | 凌可樂 | 733.05 1047 no.4 (2016) | 圖書 |
37 | 台灣原住民傳統食譜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992.08 7127 v.8 | 圖書 |
38 | 台灣原住民創意食譜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992.08 7127 v.9 | 圖書 |
請有興趣投稿之讀者於5/19(五)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5月份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詳細徵稿辦法,請見:https://tiprc.apc.gov.tw/blog_wp/?p=1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