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群人在百餘年前翻山越嶺來到埔里的東北隅居住,這群人被稱做「四庄番」、「平埔仔」、「姓潘的人」、「散毛仔番」,而他們則自稱為「大湳仔人」、「牛睏山人」、「守城份人」、「蜈蚣崙人」,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巴宰族」,但很少人知道,這群人有著美麗的名字:「噶哈巫」。
噶哈巫族和眾多平埔族群一樣同為臺灣的原住民族群,原本生活於現在的臺中新社、石岡、東勢一帶。19世紀後,在日本殖民勢力的脈絡下被歸類為巴宰族的亞族,但噶哈巫族人多保有強烈的我族認同,自稱為「Kaxabu」。由於種種歷史因素,噶哈巫族不願被漢化,不願受清朝統治利用,於是族人陸續遷徙進入埔里,並建立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與蜈蚣崙四個主要部落。
儘管經歷長久社會文化變遷,噶哈巫族中多數的老人家仍可流利地說著族語,使用傳統名字,在屬於自己的節日中祭祀祖先,是少數族語及文化保留完整度較高的平埔族群。然而當我們翻閱文獻時,卻很難尋找到噶哈巫的相關紀載,因為在歷史文獻中,噶哈巫被歸列於巴宰族的一個支族。
本期主題書展「Yaku ka Kaxabu a saw─噶哈巫的復振之路」搭配「在地發聲 ‧ 我是噶哈巫」特展一同展出,在介紹噶哈巫族文化內涵之餘,亦挑戰學術界將噶哈巫視為巴宰亞族的既定印象。展出內容除了來自原圖中心已有的館藏外,還包括南投縣噶哈巫協會贈與及出借的十數冊珍藏書籍,誠摯邀請讀者朋友們一同來閱讀噶哈巫族,相信能更加理解他們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復振之路。
「Yaku ka Kaxabu a saw-噶哈巫的復振之路」書展
展出時間:2017年11月11日至2018年3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
書名 |
作者 |
索書號 |
出版年 |
資料類型 |
1 |
「對位」與「和聲」—論平埔族巴宰支族音樂傳統的複層次性(2011南投平埔族群社會與文化研討會) |
溫秋菊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1 |
圖書 |
2 |
山腳下的四庄番. 1, 追尋 |
吳念真企劃製作公司製作 |
(VD) 733.1 4034-1 disc 2 |
2006 |
VCD |
3 |
山腳下的四庄番. 2, 重建 |
吳念真企劃製作公司製作 |
(VD) 733.1 4034-1 disc 3 |
2006 |
VCD |
4 |
天佑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增訂版) |
潘大和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0 |
圖書 |
5 |
巴宰族民族誌調查 |
林修澈 |
536.3396 4423 |
2007 |
圖書 |
6 |
巴宰族傳說歌謠集 |
李壬癸 |
539.133 4021 |
2002 |
圖書 |
7 |
巴宰語詞典 |
李壬癸 |
Ref 803.99039 4021 |
2001 |
圖書 |
8 |
日治時期南投縣的平埔族群(2011南投平埔族群社會與文化研討會) |
邱正略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1 |
圖書 |
9 |
水沙連埔社古文書選輯 |
簡史朗, 曾品滄主編 |
733.9/119.7 1333 |
2002 |
圖書 |
10 |
台灣土龍傳奇 : 巴宰族群語教材教師手冊(文史篇) |
賴貫一 |
536.339 5771 2004 |
2003 |
圖書 |
11 |
台灣平埔族 |
潘朝成等 |
536.33907 4031 |
2003 |
圖書 |
12 |
台灣原住民之聲 第2期 |
基督長老教會原宣會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1997 |
圖書 |
13 |
平埔文化與文化創意—以《平埔詩歌》為例(2011南投平埔族群社會與文化研討會) |
鄧相揚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1 |
圖書 |
14 |
原民會戰功冊 |
潘朝成 |
(VV) 536.33 3245 |
2014 |
VCD |
15 |
平埔族群的
區域研究論文集 |
劉益昌等編 |
536.339 1040-2 |
1998 |
圖書 |
16 |
全國平埔原住民部落會議 2009 3/28 |
台南縣政府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09 |
圖書 |
17 |
百年的遺落與重現 : 2005南投縣平埔族群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
南投縣立文化局主辦 |
536.33907 1082 2005 |
2005 |
圖書 |
18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平埔族群取得原住民身分之法治策略與影響評估」勞務採購案期末報告 |
蔡志偉、官大偉、陳張培倫、段洪坤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2 |
圖書 |
19 |
我家在關刀山下 |
守城社區大學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03 |
圖書 |
20 |
牧師 [錄影資料] |
潘朝成 |
(VV) 536.339 3245-4 |
2017? |
DVD |
21 |
采田福地 : 臺博館藏平埔傳奇 |
吳佰祿 |
536.339 2623 |
2009 |
圖書 |
22 |
阿霧安人的話語和腳蹤 : 巴宰語實用手冊 |
賴貫一 |
803.99 5771-1 |
2006 |
圖書 |
23 |
南投縣平埔原住民族分佈與遷徙調查初步報告(2011南投平埔族群社會與文化研討會) |
潘英海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1 |
圖書 |
24 |
回歸與落實 : 平埔族群的未來分區座談會成果報告書 |
潘朝成(Bauki Anao)計劃主持 |
536.339 3245 2002 |
2002 |
圖書 |
25 |
南投縣埔里 [錄音資料] : 巴宰族Ayan之歌 |
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
(AL) 913.533 1040 disc 6
913.533 1040 disc 6 ac.1 |
1998 |
CD |
26 |
噶哈巫過年-Kahabu a azem 大湳部落kalexet a eten |
潘正浩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3 |
圖書 |
27 |
政府如何承認平埔族群 2001.2.27公聽會紀錄 |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01 |
圖書 |
28 |
春回四庄 : 噶哈巫的文化重建 |
黃美英 |
536.339 4484 |
2008 |
圖書 |
29 |
埔里巴宰七社志 |
衛惠林 |
536.33 2154-1 |
1981 |
圖書 |
30 |
原住民新聞雜誌. 85 (夾縫中的Kahabu) |
公視新聞部, 公共電視台監製 |
(VV) 536.33 7127 2014 disc85 |
2014? |
VCD |
31 |
埔里社退城日誌暨總督府公文類纂相關史料彙編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 ; 王學新譯 |
733.7 4363 |
2004 |
圖書 |
32 |
埔里平埔族現況調查報告書 |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編 |
台大原民中心出借圖書 |
1997 |
圖書 |
33 |
埔里平埔族現況調查報告書 : 田野訪談記錄 |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編 |
536.339/8 4361 |
1997 |
圖書 |
34 |
埔里噶哈巫的文化重建與轉折(2011南投平埔族群社會與文化研討會) |
黃美英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1 |
圖書 |
35 |
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 |
邱正略 |
(T) 536.339/2 7716 |
1992 |
圖書 |
36 |
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 (中) : 中臺灣平埔族群史 |
鍾幼蘭 |
536.339 1040-3 [v.2] |
2001 |
圖書 |
37 |
劉枝萬與水沙連區域硏究 |
潘英海主編 |
733.9/119.9 /115.4 7244 |
2013 |
圖書 |
38 |
噶哈巫~好美 Kaxabu hinau iak |
潘正浩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
圖書 |
39 |
噶哈巫少年 劇本 |
林鴻瑞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2012 |
圖書 |
40 |
噶哈巫家族老照片 |
黃美英 |
536.339 4484-1 |
2011 |
圖書 |
41 |
噶哈巫與教材教師手冊 V-IX試讀本 |
賴貫一主編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贈書 |
2006 |
圖書 |
42 |
噶哈巫與教材教師手冊I-IV試讀本 |
賴貫一主編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贈書 |
2004 |
圖書 |
43 |
噶哈巫語分類辭典 |
潘永歷 |
Ref 803.999 3237 |
2015 |
圖書 |
44 |
壓不扁的生命 : 埔里四庄的災後重建 |
黃美英 |
548.317 4484 |
2008 |
圖書 |
45 |
番婆鬼繪本 |
建國科大畢業製作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出借圖書 |
|
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