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東方島上的感恩心、一世情: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
作 者:席萳‧嘉斐弄
出版項:臺北市 南天
出版年:2010
ISBN: 978-957-638-731-9
文/金佳澤
紀守常 (Rev. Alfred Giger,1919-1970),瑞士籍天主教神父。1954年到臺灣傳教,同年8月1日達上蘭嶼島;1970年,紀神父帶著三名鹿野的阿美族女教友前往臺北,於修女開辦的家政班辦理報到手續,於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身亡,享年51歲。紀神父於蘭嶼傳教16年,時間上或許並不算長,但對於達悟族人的影響卻是深入且徹底的,無論在信仰上、教育上、政治上、生活技能上等均是全面性地關注達悟族人。其根本作為改變了達悟族人的處境,族人深深感念其對於達悟族人的無私奉獻,尊稱他為『達悟之父』。
2010年10月,由『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支持的《東方島上的感恩心、一世情: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田野採集出版計畫,即是以影像資料完整呈現達悟之父紀守常。2010年是紀神父逝世四十週年,本書即是達悟族人對這段歷史的見證與感恩。本書紀錄的是達悟族人的故事,達悟民族的主體性呈現為首要考量。本書特色之一是以達悟語、德文及中文三種文字出版,全書採以照片說故事的方式鋪陳介紹紀神父的一生。
二次大戰後,1950~70年代,當時的蘭嶼島剛脫離日本殖民政權的刻意隔離保護,地下屋、丁字褲、飛魚祭等達悟族特有的海洋文化,被當時統治政權視為原始、落後。1954年當紀守常神父到達蘭嶼後,不只結合文化蓋教堂,更發現教堂給的不應只有救濟物資,需要的是自己的領導人,因此神父親自培育了好幾位蘭嶼人,例如公務員、老師、護士,尤其在政治事務上,現今蘭嶼公職人員絕大多數是紀神父當時資助送到臺灣念書的孩子。此書發起人席萳嘉斐弄女士也曾是受惠者之一。
文末收錄十幾篇曾受紀神父培育的傳教員及當年被送到臺灣求學小留學生們對於紀神父的緬懷與感恩之情。目的不是為了歌功頌德,而是為了紀錄在蘭嶼島上曾經發生過的真實故事,希望透由這些故事的紀錄,再次喚起達悟人愛鄉愛族的意識,特別讓達悟族新生代能記住這一段歷史,讓紀神父的精神能得到傳承與延續。